第六百六十三章 國士無雙(2 / 2)

中唐武風極盛的同時,人文氣息也同樣厚重,可以說兼容並蓄,百家齊鳴,反觀東宋,文人大昌,儒家、雜家太過強勢,壓的各家聯手才勉強齊平,以至於強者都隱遁避世。

也正因此,才鮮少有半聖出現在人前,哪怕比中唐弱,也不至於半個不見!

實在是儒家、雜家文人太過聒噪,這個規矩那個規矩,索性來個眼不見心不煩,大體就是如此了!

最讓吳明意外的是,中唐武者竟然多為儒生打扮,舉止頗有禮數,即便也有武者的血性和高傲,可都很內斂含蓄。

“君子六藝,禮、樂、射、禦、書、數,了不起!”

想到陸天池所言的中唐人文,吳明感慨不已。

即便注重儒家,也不過是為統治,形成有效的階層權力機構,絕不是古板的一味尊崇儒術,而是真真正正的將六藝發展到了骨子裏。

不僅如此,中唐更講究兼容並蓄,海納百川,吸收了中古齊國技擊客,燕趙遊俠兒,先秦烈卒等等,幾乎有名的武者精英都被納入中唐麾下,使得武風極盛的同時,又保持了人文多樣化。

最讓吳明看重的是,中唐還有一項無上榮譽——國士!

縱觀中唐曆史,每一代帝王,都會在有生之年,冊封一名品格、修為等等都拔尖的存在為國士。

意為,國士無雙!

當代中唐皇帝李晟,已步入暮年,仍未冊封這一在中唐可享有皇族親王待遇的封號!

即便心思淡薄如吳明,對此也是垂涎不已,因為這一封號並非一定要給中唐人,其它四國皆可!

據小道消息傳,即將退位的李晟,很可能會借此次潛龍之爭冊封一名國士。

論修為,吳明不是最強的,論品質,他更是心狠手辣,刁鑽油滑,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底線低的沒下限!

按理說跟他沒半毛錢關係,可他偏偏動了心思,誰讓他一向偽裝的很好呢?

而且,國士封號與修為並無多大關係,隻要皇帝李晟認可,中唐百姓認可,便足以!

若說耍嘴皮子,攪風攪雨的本事,吳明還是很有信心的!

在他看來,哪怕把大宋賣了,換取中唐國士封號,也是物有所值。

即便有人指責他叛國,也會對此嗤之以鼻,不屑的比個中指,老子一穿越客,叛你妹啊?

真要逼急了,還能大義凜然借口,神州人族統一,抵禦妖蠻,此乃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不變至理!

反正,歪理、正理,都能占全了!

當然這就是後話了……

耗費大半天時間,緊趕慢趕,終於到了長安,城門口處經過詳細驗證身份,一行人浩浩蕩蕩進城,自有鴻臚寺專屬官員,帶他們到典客署中單獨的院落住下。

典客署是長安城中依山而建,專門招待外賓的所在,其內亭台樓閣,鳥語花香,不僅美景宜人,還有陣法凝聚天地靈氣,遠比外麵濃鬱的多,就算比之尋常人階宗門修煉重地都不差。

這待遇自然沒的說,而且顯示出中唐財力雄厚,絕非打腫臉充胖子。

一座山上住個幾百人,自是寬鬆異常,毫不見擁擠,也並非圈禁,隻要憑身份令牌,外出時登記備錄便可隨意進出,稱得上服務周到了!

離潛龍之爭還有月餘,大宋朝廷一方竟是來的最早的,鴻臚寺官員也算給麵子,直接給安排了最好的位置——峰頂!

三王沒有推辭,硬著頭皮接下。

之所以說硬著頭皮,是因為他們看的出來,鴻臚寺官員沒安好心。

試想其它四國天驕到了,豈會不爭一爭?

即便明知這是中唐的分化策略,可天驕傲骨,峰頂代表地位,誰也不會甘居人下,這是赤果果的陽謀!

確定了住所,眾天驕經過了起初的興奮和新鮮感,便向三王提議,想外出郊遊一番,增長見聞,開拓眼界。

三王囑咐一番,不得隨意生事,需時刻保持聯絡,便痛快放行了,畢竟他們也有幾個熟人要拜訪。

眾天驕三五成群,或十幾人結拜,歡天喜地的離開了典客署,唯獨吳明形單影隻。

嶽仙君和狄龍象倒是相邀,可之前剛把人揍了,吳明臉皮雖厚,但還沒厚到徹底不要臉的程度,便婉拒了。

而且,他還在尋思著,是否借著當年的由頭,去拜訪一位熟人。

說是熟人,不過是見了一麵,做了筆交易,便再無交集罷了,但以他的厚臉皮,自然可以借此登門拜訪。

隻是還未確定,一位老朋友找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