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全球價值鏈下中國加工貿易的發展策略(1 / 3)

全球價值鏈下中國加工貿易的發展策略

商貿流通

作者:王海燕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加工貿易迅猛增長,30多年來實現了高速度和跨越式的發展,成為對外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動了整體經濟發展,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了我國經濟建設。但是,我國加工貿易也出現一些問題,如加工貿易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低端,高投入、低產出,中國獲利甚少。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的變化,我國加工貿易企業也逐漸失去了比較優勢。據海關總署統計,2012年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額為38667.6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了 6.2%,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3439.5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2.9%;2013年我國的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為41603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了7.6%,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為13578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1%。在進出口中,加工貿易占比較大,但加工貿易增長存在放緩趨勢,占進出口額的比例呈現下降趨勢。

我國加工貿易處於全球價值鏈的分工之下,但主要處於低端,麵臨失去一些比較優勢,因而我國需要改變傳統的加工貿易方式,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2013年9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十七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上認為應構建互利共贏的全球價值鏈;2014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指出應該推動我國產業向價值鏈高端躍升。可見,國家對全球價值鏈的高度重視,我們必須基於全球價值鏈分析我國加工貿易發展問題,促進其長期穩定的可持續增長。

國際化營銷戰略,一般指企業在國際化的過程中,具有長遠眼光的發展規劃與實施路徑,是企業在國際化的發展中實現營銷目標的基本原則和基本策略。目前我國外向型加工貿易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分工,在全球價值鏈的體係下開展企業的營銷活動。但是,在全球價值鏈體係下看我國加工貿易的發展,其正處於“微笑曲線”的中間部分,具有高投入、低收益特點,因此我國加工貿易必須轉型升級,有針對性的實施國際化的營銷戰略。本文就中國加工貿易存在的問題,提出全球價值鏈下中國加工貿易營銷戰略,以期為更好地提升我國加工貿易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提供幫助。

相關文獻回顧及分析

(一)國外文獻方麵

第一,關於加工貿易研究。David Ricanto(1817)首先提出了比較優勢理論,認為各國的國際貿易是技術上的相對差別,造成了生產成本相對差別,各國應生產並出口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並進口具有比較劣勢的產品,這充分說明了中國發展加工貿易的基礎。Ernst(2000)和Francis(2004)認為一些欠發達國家或地區的企業因參與國際產品內分工獲得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技術外溢,實現知識交流,獲取發達國家技術和管理知識。Gibbon(2001)提出了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方式;Amighini(2005)認為加工貿易的切片化模式對中國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第二,關於全球價值鏈研究。Gereffi(1994)構建了全球商品鏈分析模型,解釋了全球商品鏈、全球商品鏈內涵。Henderson(1998)研究了全球價值鏈的驅動力,指出生產者驅動是通過發達國家主導企業跨國生產完成的。Sturgeon(2000)區分了權威型生產網絡、關係型生產網絡和虛擬生產網絡三種全球價值鏈的治理模式。Ernst(2001)提出了包括領導廠商和供應商的網絡旗艦生產模型,對低端生產者具有影響。Humphery(2004)認為全球價值鏈的升級指產業首先通過達到全球價值鏈上的各種標準,使自身的市場進入能力和技術能力達到提高的一種行為模式。

(二)國內文獻方麵

第一,關於加工貿易研究,隆國強(2002)認為加工貿易的發展會推動中國的工業化發展。沈良玉(2007)認為發展中國家獲得價值鏈需要依靠國內企業的自主研發與創新。黎國林、江華(2008)提出了我國加工貿易的產業升級需要與國內的支柱產業結合、與國際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結合。張明、胡兵(2010)在協整理論和誤差修正模型的基礎上,提出人力資本水平是影響規模經濟的重要因素。張始宇(2013)研究了我國加工貿易產業升級,認為技術創新是加工貿易升級的核心,技術創新關鍵在於建設自主品牌,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上分工的地位。

第二,關於全球價值鏈。李樹明(2005)認為全球價值鏈分工是國際分工的新趨勢,引起中間產品的進口和最終產品的出口,全球價值鏈分工利益來源是規模優勢、比較優勢和價格傾斜優勢。曾錚(2005)提出了價值鏈攀升模型,提出了一國應考慮在價值鏈中進行戰略定位並逐步升級,促進自身發展。張輝(2006)認為全球價值鏈的動力機製可以劃分為生產者驅動、購買者驅動和混合驅動。吳建新(2008)認為全球價值鏈來自政府方麵的支持和企業的努力。葉華光(2009)認為發達國家通過在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技術研發優勢掌握了在全球價值鏈中利益分配的話語權。王中美(2012)認為發達國家通過關鍵技術、設計和品牌推廣建立了全球價值鏈,發展中國家通過原料、能源、設備采購商不斷地向價值鏈高端環節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