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人說當麵發火嚴肅的指責他們,這些我們都做過,並且是一起說的,都吵了好幾次了,根本沒人理他,他說他交住宿費了有權在寢室住,還厚顏無恥的說他女朋友睡在他床上根本不管寢室的事。簡直是強詞奪理,跟他爭論是沒結果的,上次一個人差點跟他打起來了。在他們ML的時候開燈,故意打電話,叫旁邊寢室的人故意來敲我們寢室的門,我們故意聊天,放CD機,在他們ML正高潮的時候親自說叫他們小聲點,無論是當麵,在是側麵,都暗示過,說過,吵過,罵過,早都翻臉了,但是這一切對於這隊極品來說沒有絲毫的影響,大學他們也是不可能分手的了。有人出點叫拿DV機拍下來,嗬嗬,這是屬於違法的事,就不提了。到學校揭發他們就會直接被開除,雖然我們厭惡他們到極點,但是還是不忍心毀掉他們的前途(我們開學的時候看過他的父母,好象家裏比較貧窮吧,不忍心鬧的太大),向學生會,物業管理都反應了好多次,有什麼用了,也就隻能管兩三天,我們都不好意思再去反映投訴的,搞的別人都煩了。關於他們情侶之間的事情強忍一下也就過了,可是他們在寢室糟蹋衛生到極點了,這讓我們無法忍受。
小寢室大問題
一般來說,大學生人際關係比較單純,大學生的人際交往主要在同年級同學、同鄉同學、同寢室同學之間的交往。他們的文化修養層次較高,生活的主旋律是學習,同學之間沒有直接的利益矛盾和衝突。但是從近幾年的心理輔導的記錄來看,在影響大學生心理問題健康的諸多因素中,人際問題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相當數量的大學生處在冷漠、疏遠的人際關係中。他們心情不愉快,與人交往處於緊張狀態,有時還產生敵對、憎惡的態度,從而導致攻擊性行為,有損身心健康。而寢室人際關係問題是其中最集中的體現。或許有人會以為,你這樣說未免小題大做,寢室人際關係範圍那麼小,個別的摩擦無傷大雅。可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寢室是小,少則三、四人,多則九、十人,可是,這個小小的寢室是大學生們最直接參與的人際關係場所。當然,牙齒嘴唇都難免打架,更何況朝夕相處的人。一些生活上的小摩擦的確沒有多大影響,有時甚至還可能加深彼此的情誼。但是,我們現在發現的情況是,有些“摩擦”不但不小,反而會導致室友間長時間的誤會和不和睦,有時會發展成“冷戰”甚至爆發激烈的爭執。可以說,有些問題真的成了被紙包住的火苗,隻是沒有撕裂那薄薄的一張紙而已。但是,這些問題又是什麼了?細問之下,無非是對某人的言行感到厭惡,偶爾的出言不當傷害了室友、生活習慣上差距太大而難以協調等等。由此導致大學生之中出現心理自卑、懶於交往、甚至是厭惡與室友搞好關係,隻看到別人不對而無視自己的問題等。長此以往,不但導致寢室關係冷漠,也會影響學習的狀態和效率。
要說出現這樣的問題,很大程度是因為一些大學生不善於處理人際之間的關係,不善於與人交流和溝通。原因一方麵是上大學之前,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使許多年輕的學生缺乏培養人際交往的條件,另一方麵是,學校和家長非常注重學生的學習,而忽略了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所以,一些學生在上大學後,一時間把握不好與人交往的方法,或調試不好交際心理,所以難免出錯。
小寢室卻是個大問題。西南交通大學在校園網上,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寢室人際關係問卷調查,參與人次近千,60%的學生認為寢室裏有自己最不喜歡的人,33%的學生認為寢室裏室友不能互相關心,相處不融洽……近日,調查結果令人不容樂觀。導致大學生寢室人際關係緊張常見的主要問題有以下主要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