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防人篇(4)(1 / 2)

一匹狼跑到牧羊人的農場,想撲殺一隻小羊來吃,牧羊人的獵犬追了過來,這隻獵犬非常高大凶猛,狼見打不過也跑不掉,便趴在地上流著眼淚哀求,發誓它再也不會來打這些羊的主意了。獵狗聽了它的話語,看了它的眼淚,非常感動不忍,便放了這匹狼。想不到這匹狼在豬犬回轉身的時候,縱咬住了獵犬的脖子,幸虧主人及時趕來,才救了獵犬一命。

這個寓言告訴人們,對於那些奸佞小人萬不可有“婦人之仁”,應該以牙還牙,以毒攻毒,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若是對壞人動了菩薩心腸,心慈手軟,隻能深受其害。所以,麵對小人的圈套和詭計,你必須保持冷靜。

在對方處境不妙時,不妨痛下殺手,“痛打落水狗”。當對方想用毒計整治你,侮辱你時,最好用對方講的道理、方法、要求,照樣畫葫蘆,反還給對方,使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而且“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例如,有個小男孩在一家麵包房買了一塊兩便士的麵包。他覺得這塊麵包比往常買的要小得多,便對老板說:“你不認為這塊麵包比往常的要小些嗎?”

“哦,沒關係,小一些,你拿起來就輕便些。”老板奸詐地笑了笑。

“我懂了。”

男孩說著,就把一個便士放在櫃台上,正當他要走出店門時,老板叫住他:“喂,你還沒付足麵包錢呢!”

“哦,沒關係。”小孩有禮貌地說,“少一些,你數起來就更容易些。”

老板啞然。

這裏,聰明的小男孩以毒攻毒,巧妙地整治了那個貪便宜的老板。

武則天為了鏟除唐朝宗室勢力,為自己登上皇帝的寶座掃清道路,也巧妙地運用了“以毒攻毒”的計策。武則天把持朝政後,把宗室請王勢力的存在,視為潛在的威脅。為了使自己耳聰目明,及時掌握政敵的動向,掃蕩諸王勢力,武則天施用了鼓勵告密和任用醋吏的權宜之計。

武則天下令,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到京城麵見皇帝,告發機密;凡是告密之事,任何人不得盤查、阻攔;外地來京告密者,沿途地方官員要安排食宿,接待規格如同接待朝廷的五品官員一樣,即使告密人是監獄中的囚犯,也要優禮有加。告密考進京以後,武後往往親自召見,如果告密之人擅長辭令,麵色凶狠,兩眼凶光畢露,可以做爪牙的,武後立即封官,或授予禦史之職,或授予遊擊將軍,並賞賜金銀綢緞,如告密者所報不實,也不加追究。由於武後大力提倡,一時間,告密成為一種時髦。人們把告密者和小偷比較,覺得告密比偷竊更好。因為偷竊如果失敗,有坐牢的危險,僥幸成功,才可獲得金銀財寶,而告密者如果有精力、才能就能升官發財,即使失敗,對於告密者本人來說也無害處。因此,告密成為一班無業流氓、賭徒、罪犯、無賴之輩獲得富貴的捷徑。而曆史上幾個最著名的酷束如索元利、來俊臣、周興都出現在唐朝。

武則天從告密者中選拔了一批新官員,這些人多出身無賴,狡詐殘忍,慣於陷害無辜,是一幫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群小使用異常殘酷的手段,幫助武則天鎮壓異己。武則天借助於告密,利用酷吏掃蕩了唐朝宗室勢力,唐宗室子弟幾乎被斬盡殺絕。

告密和酷吏的橫行肆虐,造成了小人鑽營,世風敗壞,人心惶恐,冤獄遍地,怨聲載道。武則天意識到,這個權宜之計的使命已完成,該是收場的時候了。

為了安定民心,穩定政局,武則天開始向酷吏開刀。有趣的是,武後整治並鏟除酷吏的辦法仍是“告密”,真可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酷吏周興,以善於製造“謀反”罪而著稱。他草菅人命,殘害無辜,殺人數千,惡貫滿盈,朝野上下無不對他恨之入骨。正在他橫行得意之時,有人告發他“謀反”,武則天令酷吏來俊臣審理周興案。來俊臣深知周興老奸巨猾,詭計多端,難於招供,不好對付,便想出一計,讓他痛痛快快地招認。於是來俊臣在受命之後,派人將周興請至家中飲酒,席間,來俊臣說:“有個罪犯不肯認罪,你看應當采取什麼辦法呢?”周興說:“這事容易,拿來一個大甕,四周燃起炭火,把囚犯裝入甕中,還怕他不認罪嗎?”來俊臣於是叫人抬過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辦法,用炭火圍住燒烤,然後站起來對周興說:“有人告你謀反,太後有令,叫我審訊老兄,就請老兄入甕吧!”周興恍然大悟,惶恐不安,隻好叩頭認罪。這便是曆史上有名的“請君入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