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藏為各族民眾營造了團結和睦的氛圍以及宗教信仰自由的環境(1 / 3)

西藏為各族民眾營造了團結和睦的氛圍以及宗教信仰自由的環境

專稿

作者:洛桑

雪域高原,金秋送爽,正值西藏自治區隆重慶祝成立50周年之際,為積極推動西藏地震後藏傳佛教寺院的重建工作,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率團於9月24日抵達拉薩,慰問寺院,實施災後援助。這是學誠法師就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以來,第一次踏上西藏高原,不僅帶去了中國佛教協會對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的祝賀,對西藏各族群眾的祝福,也為西藏“4·25”地震中受災較為嚴重的寺院送去了關懷和溫暖。日前,學誠法師就此次西藏之行接受了本刊記者采訪。

記者:4月25日,尼泊爾發生8.1級強烈地震,西藏個別地區震感明顯,主要波及日喀則和阿裏。中央高度重視,專門派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統戰部部長孫春蘭同誌前往西藏慰問和看望災區群眾。中國佛教協會在幫助西藏受災寺廟恢複重建等方麵做了哪些具體工作?您到過西藏幾次?

◎學誠法師在珠康活佛的陪同下在拉薩木如寺印經院調研,尼瑪次仁主任向學誠會長敬獻哈達。桑吉紮西 攝

學誠法師:2015年4月25日,尼泊爾發生8.1級強烈地震,西藏個別地區震感明顯,日喀則阿裏地區部分佛教寺院受災嚴重,寺院損毀,僧眾生活困難,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會接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向西藏分會致電慰問,並在北京舉行祈福超度捐款法會,為受災寺院募捐善款。6月10日至16日,我會派出全柏音副秘書長率領的慰問團前往日喀則受災地區進行慰問,帶去了我會慈善公益委員會多方籌措的50噸大米和善款,希望幫助災區人民和受災僧尼度過難關,同時對災區藏傳佛教寺廟受災情況進行調研,為下一步的援助工作做好準備,以便幫助災區藏傳佛教寺廟和僧尼早日重建寺廟道場。

慰問團回京後,我會根據慰問團調查彙報,積極籌措善款,希望能為西藏受災寺院的恢複盡一份綿薄之力。此次,我會慰問團向受災較為嚴重的20所寺院捐贈20部《甘珠爾》大藏經,共計100萬元。此後,我會將根據與西藏分會簽訂的《捐贈項目協議書》,在2016年至2018年陸續開展捐贈120部《十萬頌》的工作,共計300萬元。我們希望,能夠通過此次捐贈,幫助西藏地區受災寺院、僧眾盡快恢複正常的宗教生活。

我曾在1995年到過西藏,參加認定十一世班禪大師轉世靈童的金瓶掣簽儀式,2005年到西藏參加第十一世班禪坐床十周年慶典,藏族人民熱情友好。西藏自治區成立以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人民安居樂業,藏傳佛教工作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記者:藏傳佛教是中國佛教三大語係之一,據您所知,西藏地區藏傳佛教文化、寺廟古跡、佛學研究等領域的保護與發展現狀如何?中國佛教協會將在這方麵發揮哪些作用?

學誠法師:藏傳佛教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國三大語係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和西藏自治區政府一直以來對於藏傳佛教文化給予尊重和有效的保護,不斷加強對藏傳佛教典籍的收集、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中央政府支持4000多萬元,組織上百名藏文專家,曆時20餘年,完成了對藏文大藏經《甘珠爾》、《丹珠爾》的校勘出版。已經印出《甘珠爾》大藏經達1490多部,還印出大量藏傳佛教的儀軌、傳記、論著等經典的單行本,供給寺廟,滿足僧尼和信教群眾的學修需求。佛教專著,如《貝葉經的整理、研究》、《西藏拉薩現存梵文貝葉經的整理》、《活佛轉世製度》、《中國藏傳佛教寺廟》、《西藏佛教寺院壁畫藝術》等,都正式出版發行。

在西藏寺廟的維修和保護方麵,國家每年都撥專項資金和黃金、白銀等對西藏文物和重點寺廟進行大規模維修、修複和保護,開放了一千四百多座寺廟、文物古跡和宗教活動場所。從1995年開始,中央財政通過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對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寺廟維修與保護予以積極支持。國家對多處藏傳佛教文化遺產采取了保護搶救措施,如對布達拉宮進行的大規模維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是“古建築保護史上的奇跡,對藏文化乃至世界文化保護做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