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廣西大學(1 / 2)

第143章:廣西大學

段祺瑞絕對算得上是袁大頭的親信,小站的老人之一。一直以來段祺瑞都是袁大頭的左肩右臂,不可或缺的助手之一。在很多大事上,段祺瑞為了袁大頭和北洋政府立下赫赫戰功。辛亥革命之後的全國軍隊大編遣就是段祺瑞主持完成的,為袁大頭搶奪總統職位定下了基礎。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忠心耿耿的人物,在袁大頭稱帝的問題上,卻那麼的堅決。最終,段祺瑞暫時“失寵”了,閑居近乎一年的段祺瑞,迎來了他的再一起東山再起。

徐世昌也出任了袁大頭的國務卿,主持政治,與段祺瑞主持軍事,成為袁大頭的兩個車輪。北洋似乎又團結起來了,袁大頭這兩馬車似乎又能走動了。袁大頭想重新收拾國內分裂的局麵,但是事情遠非袁大頭想得那麼簡單。

國內反袁的憤怒,並不因為袁大頭想要取消帝製而趨緩。全國一致要求袁大頭下台,可是這個老人似乎還在賴在大總統的位置上,可是,難上加難啊。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非常可笑的局麵,一方麵袁大頭想利用徐世昌和段祺瑞兩人重新收拾局麵,另一方麵卻對這兩個反對自己稱帝的人耿耿於懷,不肯下放實權。

於是段祺瑞這個真心想站出來幫一把老恩師,同時樹立自己的威望的人,最終發現自己什麼也幹不了,他不可能憑著跟西南的幾封迷信,幾個電報就能解決這樣的大事。

徐世昌上台不到一個月,就辭職了。袁大頭驚慌失措,萬般無奈之下,要請段祺瑞當國務卿。好吧,段祺瑞一看,袁大頭無非就是看重自己與西南蔡鍔等人都有聯係,比徐世昌要有優勢。而且,萬一談判破裂了,袁大頭還可以利用段祺瑞的軍事力量繼續為他賣命。

段祺瑞痛快的答應了,隻是在後麵加了一個條件:必須實行責任內閣製。

國務卿是袁大頭的禦用機關,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要是袁大頭還死死的抓住這個不妨,西南方麵將認為這是袁大頭的不夠誠意,談判怎麼可能進行得下去。

袁大頭也知道,段祺瑞的潛台詞就一句話:我要有實權。

袁大頭是玩玩舍不得的,可是現在到處罵聲一片,討袁一片,袁大頭無奈,好吧好吧,那就責任內閣製吧。

於是,段祺瑞出任國務卿,宣布采用責任內閣製,段祺瑞本人兼任陸軍總長。外交部長是陸徵祥,內務總長王輯唐,財政總長孫寶琦,海軍總長劉冠雄,司法總長章宗祥,教育總長張國金,農商總長金邦平,交通總長曹汝霖。

就在這時候,距離龍覲光倒戈已經一個月過去了。在楊帥看來,事態似乎有點大,因為在楊帥的計劃中,國際物質計劃僅限於南方,最多到長江流域。而楊帥之所以這麼快就實行,就是想通過洋人,來體現自己的能耐,好讓孫文回國能來南寧,以達到增加自己威望的目的。

可是現在的情況是,約翰等外國人,以及英法等人的外交部,看到中國內部似乎有和平的跡象。他們立即心動,想把這個物資計劃演變成正軌的國事,拉攏中國參戰,對德宣戰。

在外國人看來,中國有一樣東西,是他們所沒有的,那就是無窮無盡的兵源。

英國大使館總部甚至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拉攏中國政府參戰。甚至可以在兩年之內為中國訓練二十個師,並且提供武器和裝備。

商業變成國事,物質運輸變成參戰。德日兩國大驚,德國驚恐中國參戰對他們不利這不用說。而日本則驚恐中國要在列強的幫忙下練出精兵,這是他們萬萬不想看到的。於是,德國和日本幾個月前還在青島不死不休,轉眼他們居然想要合作,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阻止英國的這個計劃。

而對於楊帥而言,他也是萬萬不同意的。私,這本來是他的事情,突然間變成了京城的事情,他的利益大大減少。公,楊帥可不認為現在參戰對中國是最好的。君不見美國的做法,美國之所以強大起來,就是因為不急著陷進去,而是先賺一筆再說。然後等勝利快結束的時候,再站隊,既可以得到一個勝利國的資格,又不過大的消耗自己。

“少爺,最近約翰已經很少來見我了。”

楊泰泱泱說道。楊帥點點頭:“段祺瑞上台當國務卿,又宣布責任內閣。雲南方麵已經快要揭不開鍋了,隻是京城那些人不知道而已,這場仗,已經打不下去了。英法等國自然以為中國統一了,和平了,跑去京城運作,要是能以國事參戰,那對他們當然好,所以放棄我們,也是人之常情。”

楊泰一臉不爽:“媽的,這個主意是我們出的,我們還為此忙碌了這麼久,他們說不要我就不要我們啊。”

馬君武:“我怕就怕到時候要是政府真的同意了英法的提議,政府又看到這裏麵的無窮利益,他們下令由中-央財政局統一進行國際物質往來的話,那我們的努力就白費了。”

中-央財政局統一安排,就是由政府下令,統一出錢收購需要的東西,然後由政府與列強合作。政府收購,那價錢肯定就不能高到哪裏去,估計這裏麵發財的還是中-央財政局。而在馬君武等人看來,說是中-央政府,其實就是北洋政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