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齊領著我們小心翼翼的接近天坑,到了邊緣,我們探頭往下看去。這時間,陽光正好,能看清下麵的事物。
這是個籃球場那麼寬的大坑,深有十來米,從上往下看去,能看得見下麵有一大截樹木的根莖,如一隻巨蟒蜿蜒著,上麵爬滿了青苔,在陽光照射下,呈一種翠綠色。
根莖下方是密密麻麻的石塊,一道溪流,從縫隙中淌過,把尖銳部分,磨得圓潤光滑。
胡齊在附近找了株一人粗的大樹,把安全繩牢牢的綁在上麵,然後把繩子的另一頭,扔進了天坑裏麵。繩子的長度很足,一直落到底,都還有一大截留在地麵。
我們穿上防護衣,把安全繩套在鎖套中。所謂防護衣,其實就是幾根針織的扁長的帶子,做成了馬甲的形狀,上麵有鎖套是個八字環,可以把繩索套在上麵,控製下降時的速度。
整件防護衣,看起來有點像電工師傅高空作業時,衣服外麵套的那東西,相當簡陋,但安全性還是很好的。在這種條件下,我們也沒有要求太多。
。
要不說年輕膽子大呢,剛套上繩索,一群人就開始為誰先下爭論起來。大家都想做第一人,完全沒有想過,會有意外危險發生。最後還是胡齊力排眾議,讓有過攀岩經驗的王兵先下。
地方是人家發現的,第一個下,也是應該。我們隻好在一旁眼巴巴的看著。王兵仔細的檢查了一番,顯得很專業的樣子,然後慢慢的控製著下降的速度,十多米的距離,愣是用了十來分鍾才到底。
腳踏實地之後,他先拿強光手電四處查看了一番,這才抬頭,衝我們做了個“OK”的手勢。
第二個下去的,是二胖。
之所以讓他先下,我們是深思熟慮過的。這家夥體型大,還重,他要在後麵,我們不放心。一個不小心手滑了,下麵的人就得變串葫蘆——這和登山不走他後麵,是一個道理。
二胖顯得很興奮,我們這邊還在準備著,他一溜就下了天坑。可能是想到消防戰士下高台的英姿,這胖子,隻在空中頓了三下,鬼哭狼嚎的一路到底。
結果,摔在下麵,就起不來了。
我們還以為他被摔死了,嚇得往下麵大叫。天坑下,王兵跑過去檢查了一番,抬起頭朝我們擺手:
“沒什麼事,就是崴了腳。”
我們這才鬆了口氣。
有了二胖的反麵教材,我們下降的速度,都保持得很平穩,寧願慢點,也不要出事故——事實證明,不作死,就不會死。後麵幾人,沒一個出問題。
等胡齊最後一個下來的時候,已經過了半個多小時。這段時間,王兵幫二胖推拿了一陣,情況好了很多。照他說的,雖然還有點疼,但走路還是沒多大問題。
。
搞定了二胖的事,我們才有心情從內部觀察整個天坑。
一般來說,天坑的形成,是因為地下水衝刷,形成地下溶洞。之後,地下溶洞頂部多次坍塌,最後裸露出地麵而成。天坑類型有兩種,一種是塌陷型,另一種是衝蝕型,很明顯這個屬於前者。
當然了,這些知識我們之前並不清楚,但身邊有個學地質的胡齊,為我們解釋。
說心裏話,我們並不在乎什麼型或者怎樣造成的,我們感興趣的,還是探險。
胡齊說,有天坑的地方,地下一般都會有水流和溶洞。事實確實是這樣,我們身處的這個地方,就有這些東西。它不是我們想象中的,憑空凹下去一塊,四周都是光禿禿的——拜托,那是陷阱,而不是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