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繼續搭理這台好奇心特強的主機,黨為民還有許多正事要做,其中一些資料要收集起來帶回現實世界,還有部分儀器也要帶回研究。最終他對主機下達了指示命令讓主機繼續分析並填補相關材料,之前部分挖掘出的基地電腦係統也要盡快的聯絡上並重新啟用那些還可以開動的基地係統。
他走到另一間工作室,看著那台被拆得七零八落的T51b動力裝甲歎氣。前一陣子他因為好奇,所以將英克雷儲存的一台動力裝甲拆開準備研究研究,沒想到拆容易,但重新組裝上可就難了。盡管有原套的安裝示意圖,黨為民費了兩個月的時間,才勉強搭起了個架子,但仍然有幾套零件不知道安在那裏。真成了搞機械學業的同學們常用的一句話“拆方便,安裝時候就怕多幾個零件。”的尷尬局麵,在又擺弄了幾下之後,黨為民明智放棄了繼續安裝。
思考之後,最終他取下一台軍用核融合電池,放在手上反複觀玩。這台電池體積很小,同2008年的PSP遊戲機差不多大小,重量也不重。但裏麵蘊含技術異常先進,它使用了核聚變技術,能夠長時間穩定地大量向外輸送電力。黨為民把核聚變電池用手一拋一拋地玩耍著,在2074的輻射原型世界中,人類不但徹底掌握了核聚變技術,更為變態的是軍用極品可以把核聚變裝置縮小到香煙盒那麼大。
人人都知道,核聚變如果要產生,必須要求反應位置得有近億度的高溫和超高壓才有可能。
至2008年底,無論是歐洲的IEAT還是中國的FAST都是用了巨大笨拙的托卡馬克裝置(磁約束),用來將高溫高壓的反應核心控製住;至於老美做的“國家點火裝置”另辟新徑使用了激光慣性控製,也就是對著核材料用激光亂射,指望著能碰到氘氚原子,搞出點名堂。至於成果,黨為民在技術資料上也看到了,托卡馬克折騰了很多年,別說發電,放電也沒有幾次,核聚變連一分鍾時長也到不了。美國的國家點火裝置每次一啟動,就要耗費一個城市的用電量,也沒有見著它成功打著幾次火,被人諷刺為在一間刮著狂風的房子裏指望用打火機點蠟燭。最樂觀的科學家也認為2050年才能搞出穩定的核聚變,悲觀的人認為了2100年搞出來都是奇跡。
“這個輻射世界很猛啊。”黨為民舉起那塊核聚變電池,放在燈光下看了看。這玩意兒在設計時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核原料室,就是裝載著氘氚原料,第二個部分最大是反應室,原理是通過超聲波核聚變,即對加入的氘氚進行超聲震蕩從而發生核聚變,優點是體積小,啟動容易,幹淨。缺點就是浪費嚴重,超過80%以上的能量白白消失,但由於核聚變釋放的巨大能量,那些少能夠利用的也足夠了,比如驅動某台裝甲或者某輛汽車。安全性更高,由於核聚變要求苛刻,所以電池一遭到破壞,核反應會立即停止,倒比使用汽油發動機還要安全些。最令人驚歎的是第三部分的輸出設備,能夠通過程序編寫,直接按直流或者交流輸出,還可設定電壓頻率等等。
黨為民一直不理解,輻射世界中人類已經有如此變態的技術能力,為啥像遊戲中所說是為了搶奪石油打世界戰爭?那點化學燃料怎麼能同核能相比?
在離開輻射世界的時,他除了那塊軍用核聚變電池外還帶了一塊民用核聚變電池,民用版本體積要大得多基本相當於一塊紅磚大小。另外一套身體檢測裝置也被帶了出來,他要查看是不是身體能夠完全恢複正常。
幾分鍾後,黨為民赤身站在衛生間的鏡子前,現在的他頭發濃密,身體上原本的大量患有血癌的凝血壞死點也都消失不見,伸出兩條胳膊,密布的針眼也被光滑幹淨的肌膚所取代。他向客廳看了一眼那塊電子計時鍾,正標示著“2008年8月10時10分”,此時距離他進入輻射世界才僅僅15分鍾,但對於這個年輕人來說,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年之久。
打開桌角的那台房東的舊21寸長虹電視,裏麵正在播放著奧運會比賽的實況,觀眾席上歡呼雷動,個個都沉浸在精彩的比賽之中,時不時為本國的體育健兒表現喝彩。黨為民站在窗戶邊,默默注視著路上的行人,天氣炎熱,但年輕好動的青年人仍然快樂的在街上遊玩,商店都大大敞開的門戶,招徠著生意。
此時他的腦海之中,那黑幽幽的天空,地上的斷壁殘垣,狂風刮過廢棄大樓的哨叫聲,被摧毀基地裏的殘破影像也一幕幕地映入。恍惚之間,倒真有點分不清那邊兒是實那邊兒是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