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提前準備了七根31.4立方米的管構件,但在裝備了中型核聚變電站、兩台量子計算機、采礦收集/分檢/治煉車間、實驗室、機械加工/修理室和生命維持室等一係列必備係統之後,留給黨為民的生活領域就很小了。
狹小而密閉的空間,密密麻麻的相關設備,使得這座小型海底基地內異常臃塞,深達3000多米的海水將一切電磁波阻擋在外,導致與外界的聯係暫時中斷。除非黨為民將中微子通訊係統或者量子態通訊係統取過來用,否則在這裏生活就如同世外桃源或者幽冥地府一樣寂寞而單調。
“我就算把那兩套係統取過來,又有什麼意義呢?”黨為民坐在一個直徑40公分的玻璃窗口處,向外凝視著燈光照耀下的海底,那裏如同荒漠一樣的貧瘠,但這一切都是假像。這裏的海底的岩石上鋪著一層厚達數米的富鈷錳結殼礦和金屬礦,在淡黃色的光線下,呈現出淡綠和淡褐色。如果在地球地麵上的某個國家或者個人要是擁有這樣一片富礦,肯定會成富裕礦業國家或者巨頭。但在幾千米深的海水之下,再加上強力的電磁屏蔽,恐怖的海水壓強,使得人類連進行勘探工作都很困難,更不要說進行挖掘開采。
一隻機械蜘蛛在不遠處的海床上慢慢地爬動,雖然它裝備了強勁的核聚變動力係統,但在超過300個大氣壓的恐怖壓強下,也隻能慢慢地行走,每走一段就自動勘探一下身下的礦藏資源,並將標識著礦藏量的地點傳回基地。黨為民把這樣特製的抗壓強的蜘蛛一共15隻,都釋放出去,進行確認和標識。
黨為民轉頭看了看麵前的電腦屏幕,上麵赫然是一張海底的礦藏分布圖,上麵已經標識了上百個點,這些點都是機械蜘蛛工作成果,將實際探明情況傳回,並與遊戲世界中的礦藏數據進行核對,以便確實不會發生大的變化。
“相似度超過了95%,還好,整個情況比我想像要好些。”黨為民用手指在屏幕上劃著,將一些重要的地點劃上了圓圈,“這四個地點看來可以進行第一步的挖掘了。”
他離開椅子,向艙室的另一端走去,這座中央生活控製室是黨為民平常居住和生活地點,所以連通著其它各個重要的艙室,為了生活方便,他在這個艙室共設置了四個較大型的透明玻璃,原本他以為可以看看海底的豐富世界。比如彩色的魚類,奇怪的水蛇、長著大量觸手的海葵等等,可是實際上深達3000米以下的海底完全是一片生命的禁地,除了一些最低等細菌或藻類存在外,沒有任何稍高級的生命體。海底的平原如同撒哈拉沙漠一樣,或者比撒哈拉沙漠更荒涼,因為連個過路的生命體都少。這幾個窗戶在艙外不開燈的情況下,一片漆黑,什麼也看不到。
位於金屬冶煉工段艙中,已經試驗采回的礦物正在被洗淨,被送入高溫配選室中。一般金屬冶煉分為濕式和幹式冶煉,無論是那種方法,都會帶來大量副產品,尤其是濕式冶煉中大量的酸、堿和鹽類使用,更是汙染中的大戶。大家都知道,每個金屬冶煉廠周圍環境都很惡劣。
而現在試驗運行的是高能激光和高頻磁波共震冶煉係統,可以首先將混合物用高溫激光加熱極高的溫度,然後再使用高頻磁波進行采選,可以直接提取出相應的金屬材料。當前由於那些機械蜘蛛隻是控路監測用,每次采樣回來的產品少得可憐。
經過上百次的取樣,也不過最後帶回一百公斤左右的材料,在去除了相應的砂石後,最後得到了30多公斤的最終產品。黨為民看著眼前的一塊塊金屬塊,大小不一,但每塊都被提純超過99.99%,他提一塊錳金屬塊敲了敲,眼瞅著這塊原本銀白色金屬由於氧化作用逐步變成黃褐色。
另一端的機械加工廠內,已經安裝了大型的成型製造設備,可以批量生產出合格的水下用機械體。找出這些資料相當的困難,在未來能夠到火星挖礦的時代,沒有多少人會深入到水底進行開采,所以在21世界中期開展的轟轟烈烈的海底采礦業隻在DOOM3世界中持續了30-40年時間,而在輻射世界中,人類根本沒有開采海底,隻是簡單提了一下大陸架的采集工程,就再找不到任何有價值的材料。
這些水下工程機械,是黨為民翻遍了整個火星城市,最後在圖書存儲係統的備份中找到,但使用的那種叫做SHD的古老光盤介質,在城市中沒有相配套讀取設備。搞得黨為民研究了半年,才利用其它的光盤存取器讀出上麵的數據。
經過分類篩選後,他選定了主要海底的采礦裝備,共有三種,一種是機械打孔挖掘機,外形有點像某種蟹類,兩隻多功能巨型挖掘器挖起土來異常的迅速;還有一種運輸機械,采用了十幾節的儲藏室並做彈性聯結,在海底運輸時,仿佛是隻蜈蚣在遊動。最後一種機械為中心盤狀,並且依靠多條軟式通訊器指揮其它兩種機械體進行開采和運輸,並能與基地的中央控製室的超級主機進行數據交互,從而實現區域化的生產。鑒於它們的奇異形狀,黨為民分別叫它們“海蟹”、“蜈蚣”和“水母”,目前的生產調配還沒有完全理清,所以第一台機械隻完成了80%的工作量,不過負責生產的主機一但建立起完整的生產流程,就可以以生產線流水般出產工程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