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1 / 2)

現在的黨為民算是明白什麼叫做爆發式的增長了,在他還在上小學校,對《讀者》還很癡迷時曾讀過一個故事。某個人從一文不名到拿到第一個百萬資本,可能要付出十幾年的奮鬥和辛勤的汗水,但從第一個百萬再掙到第二個百萬,時間就大大縮短了,也許不超過一年就可以做到。

穩固紙業公司在他的最初構想中,這家以石碳為原料的造紙公司能夠自付盈虧即可,主要目的是可以合法的生產出些新“材料”也不會引人注目。所以公司的總經理被任命成一位日本人,也多少帶點個性化的色彩。

結果看到公司的運營情況後,他還是感覺經營情況還是相當令人滿意的,不但生產出了合格的辦公用紙、包裝用紙。而且高木重二郎發揮了日本人特有的精明,在公司的檢驗報告中發現出公司的用紙有害成份極低,比現存市場上的食品包裝紙要低很多,成本比那些經過處理的食品包裝紙還要降低一半以上。

高木立即叫來了這家紙廠的負責生產、銷售等各個中層幹部,批頭蓋臉的罵了一個多鍾頭。在他看來,如此明顯優點的產品,卻被公司的領導幹部視若不見。

那些寶貴的極其環保衛生的紙張卻其浪費的被銷售在紙箱和低端的包裝紙上了,在日本人看來這是明明白白的明珠暗投。

當然最開始的紙業公司職員的水平參次不齊,包括許多中層都是印度當地人,即無時間觀念也無質量概念。反倒是自尊心極強,對高木的“新產品”戰略並不以為然。

為此,高木一口氣開除了數名中層和幾十名工人,在生產能力第三世界,工會水平第一世界的印度勞工市場引起了一場不大不小的騷動。被開除的職員們許多憤然到當地的工會和法院,企圖起訴穩固紙業。

幸虧黨為民的集團到了今天也有一幫子法律人材和幹髒活兒的,立即有人通風報信,結果在政府威力和黑社會流氓拳頭下,最終掩旗息鼓無疾而終。

不過還好的是,整個公司經過折騰總算是內耗結束,終於上了正軌。就在前一天,高木重二郎還特意打電話報告說,自己剛剛談妥了世界二家有名的奶業公司,說同意在他們的外包裝上使用穩固紙業的安全紙。

因此黨為民特意帶著印度的幾個大大小小的頭目,包括韓明瑞、南亞平等人,甚至連軟件公司的執行總經理韓智也被他帶了過來。為此韓智還相當的不愉快,他剛剛談妥了幾個項目,眼看能宰印度財政部和兩個邦政府的一刀。卻被生生拖了過來,想著那幾個項目韓智到了目的地都沒有給黨為民好臉色。

看著從山上采下來的石頭,被卡車拉到了采料場,再用鏟車放置到了生產線上。經過粉碎、再加工等初步處理,最後送到了最為關鍵的稀化再成形車間。

這個車間擔負的任務就是把上一步混雜成石漿的原料,重新編組成形,並利用新結構成形技術調製成類似於木漿的原材料。到此這種漿料就成了一種可以隨意製做的生產素材。

過去市場上也有這種石碳紙,打著綠色環保的旗號,實際上不過是加入了大量的有機材料,相當於塑料成份的石灰混合體。所以它的缺點相當多,成本太高決定了它叫好不叫座的窘境。

“車間保密性很強啊。”韓明瑞迷迷糊糊的說道,他剛剛從美國飛了過來時差還沒有倒轉過來,就被“抓了壯丁”。看到再成形車間是整體型結構、全封閉,從外麵不可能看到裏麵的情況。

“沒有辦法啊,現在咱們的生產技術是世界第一的,為了防止間諜分子滲入,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黨為民解釋著,防止外來監控是相當重要的事情,“大家換上工作服,可以就近看一看。”

在廠方的陪同下,眾人換上了工作服,進入到了車間內部。這時才發現,占地麵積極廣的車間內部,除了一些值班生產的工作人員外,整條生產線全部是自動機器手。

“真厲害,我以為隻有日本的汽車生產線才能這麼大規模應用機器手呢。”韓智一下子就看出來,整條生產線的軟件係統設計的相當的曆害,整個過程如行水流水一般流暢自然。

“生產能力現在是日產原漿500-600噸,年產能力是20萬噸左右。當然現在的機器生產能力並沒有滿負荷運轉,據估計生產能力還能提高2倍半左右,就是說年產50萬噸。”高木重二郎相當的自豪,這個生產標準快要趕上他在日本的那家造紙生產能力,如果擴大之後將遠遠超過。

“這些機器手是從那個公司定購的?是瑞典的ABB公司還是日本的安川電機?”韓明瑞開始問,他對這方麵還是很注意的,許多醫療器材往往跟這些公司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