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波黑戰犯(1 / 2)

此時,印度的西部城市艾哈邁達巴德,靠近西印度洋的市區有一座十四層的辦公樓,這就是黨為民的印度的蘭德匹斯(風景)製藥公司第二製藥廠(第一製藥廠是國內的新樂製藥廠)。其中第十層往上是集團公司的總部所在地,因為企業並不很大,人員不多,所以黨為民將集團公司總部由班加羅爾那個城市搬遷到了這個地方。

原因很簡單,同班加羅爾相比,這裏更加的混亂,官員們更加的肆無忌憚。當然,對於並不那麼光明的蘭德匹斯製藥公司來說,可以把秘密更好的隱藏。相比於內陸,廣大的印度洋是那些需要隱藏事實或者什麼肉的最佳場所。

高向東坐在他的寬大的座椅中,雙手托著下巴,若有所思。已經45歲的他身體已經發福,可長期的辦公室生活使得高向東極度重視外觀。所以他的襯衣總是一塵不染的,領帶總是規規矩矩的,頭發向後梳著發蠟閃著光。加上方臉龐大耳加獅子鼻,顯得極有領導派頭,所以這也是他以前被人暗地打壓的一個原因,比領導更像領導,不打壓怎麼成?

黨為民盡管近來變得越發低沉,但是由於年輕在外形上還是遜色於他的,至於其他人不是那種不修邊輻的科學狂人就是尚未成長起來的年青人,能跟他比較一下官威的在整個集團中並不多見。

但是這位畢業於名門,後來又在英國牛津念完碩士的高主任麵前,幾個滿臉胡須,一臉滄桑的男子胡亂地坐在沙發椅上。他們大身談笑著,其中幾位都叼著香煙吐雲吐霧。

這使得極不喜歡抽煙的高主任有些反感,在他麵前除了公司的一把手黨為民可以隨便抽煙外,再沒有第二個人了。現在居然一口氣出現了這麼一堆,實在忍受不了。

翻開手中的材料,上麵的第一份就是人名表,名字用英文和中文標識著,馬克西恩.伊什洛維奇。這個名字****人不熟悉,但在前南斯拉夫的波黑地區,這個名字有阻止小孩夜啼的效果。

在1990年開始的十年南斯拉夫內戰中,塞爾維亞人、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和******們為了爭奪地盤,互相殺伐。不但是軍隊互相殺戮,平民之間也是殺得血流成河。

其中塞爾維亞人由於繼承了南斯拉夫大部分軍事力量,所以一開始軍力最強,包括他們的民兵組織往往能打得其他民族的正規軍丟盔卸甲。

這位馬克西恩.伊什洛維奇先生是在1995年加入到混戰之中的,之前他隻不過是波黑地區一所工科大學的學生罷了。他雖然是塞爾維亞人,比較傾向於自己的民族,但總體來說還是一個比較溫和的人士。

可惜的是,他的小天地在他女友生日的那天結束了,一群綠教匪徒衝進了他們的村落,當著他的麵接觸了女友。並且直接用砍刀將村子裏大部分男人砍死,然後放火焚燒了整個村子。

由於他從小就是一名長跑健將,運動天才直接跳河才保住了一條命。當他走了三十多公裏找到了一隻塞爾維亞民兵時,已經昏死過去。

醒過來後,被家仇和民族仇恨相互糾纏的伊什洛維奇成為了這隻民兵部隊的一員,在將來的日子中,所有人被這個大學生的殘忍和瘋狂所震驚。因為仇恨,他可以麵不變色的將異族的老幼推進土坑活埋,也可以用機槍直接槍斃掉所有俘虜。

並且這位工科大學生,在戰鬥中很快表現出他的軍事才能,不但由於他的良好運動員身體,更由於他的大腦。過了一年之後,這隻民兵部隊的指揮官變成了他,一位21歲的年青人。

到了1998年初,波黑的塞族領導人卡拉季奇和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都知道這個人,並且將他看做是重要的塞族民兵的指揮官之一。

但北約出手了,美國的轟炸機對著塞爾維亞一通狂轟亂炸,麵對著這個星球上的最大的戰爭機器。伊什洛維奇才發現,自己的部隊如同風中的蠟燭一樣弱不禁風,即使再憤怒,也隻能像隻老鼠一樣趴在洞裏。

在兩個月後,塞爾維亞敗了,正規軍的撤退使得他們這些民兵失去了最大的倚仗。但對方綠教不但可以利用本教兄弟的支持得到大把的金錢,而且可以利用美軍直接打擊他們這些人。

一年之後,塞爾維亞總統米洛舍維奇被國內逮捕,直接送往海牙國際法庭。波黑的塞族民兵全軍覆滅,部分人死了,部分人回到國內,大部分人因為失望放下武器。

伊什洛維奇的部隊也土崩瓦解,當他傷心的打算回到塞爾維亞時,才發現自己已經被國內的人定成了“戰犯”和“變態殺人狂”。在傷心之餘,他才明白,自己成了一個被世界拋棄同時也被自己的祖國和民族拋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