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從今天的美食節開幕開始,林濤就開始了準備。
而在下午的比賽開始之前,林濤就將那些已經處理好的十八味食材,在酒壇之中一層層地碼放好。
他所選的是一隻很大的紹興酒壇,常年儲存酒液使得酒香早已經在漫長的時間之內浸入罐體,散發出一種醇香。而這麼難得的盛裝老酒的酒壇,隻用這麼一次,作為燉煮的器皿,之後就棄置不用。
之後,他在其中注入了調製的上湯和紹興老酒,上湯、老酒、好菜,這三者在其中充分融合,林濤把壇口用荷葉密封起來蓋嚴,放在火上加熱。
用火也十分講究,需選用木質實沉,燃燒時又不冒煙的白炭,先把這酒壇中的菜肴在武火上燒沸,之後再轉以文火,慢慢煨燉五、六個小時,才算是終於完成。
對於火候的把握要求極高,並不是隨便燉燉就可以達到效果。而林濤卻是一邊在應付大家,為大家提供菜式,參加美食節的中間選拔環節,同時要一心多用,這樣的手法和技巧,不可謂不精湛。
所以當時很多食客都不知道他在做什麼,而林濤隻是不斷地組合著各種剩料,等待佛跳牆的最終完成,好像在這比賽之中的所有環節,他都自信能如履平地一般,絲毫對這些瑣事覺得擔憂。
而在佛跳牆的出鍋之際,剛好就控製在最終的決賽開始的那一刻,揭開酒壇蓋的一瞬間,霎時間香氣撲鼻。
林濤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而後親自為幾位專家級別的評審盛出幾碗,大會的工作人員將那些複古的湯碗放在木質的托盤中心,端到幾位評審的麵前。
圍觀的食客和記者都不禁發出了震驚之聲,大會主持人也已經驚訝不止,沒人意識到在林濤這率性而為的表象之下,竟然悄無聲息地隱藏了如此大的一盤棋。
誰也沒有想到會發生這樣的變故,大會主持人也隻好借助一些軟件開始了對佛跳牆的介紹,因為他已經震驚得無法做出評價來了,又要避免沒有解說的尷尬,因為現在實在是太安靜了,似乎在震驚聲過後,所有人都同時屏住了呼吸。
“這……這佛跳牆,又名滿壇香、福壽全,是福建福州的當地名菜,屬閩菜係。相傳,它是在清道光年間,由福州聚春園菜館老板鄭春發研製出來的。佛跳牆還曾經接待過西哈努克親王、美國總統裏根、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等國家元首。是華夏的一道名菜。”
在這安靜的會場之中,隻有他的介紹聲成為此刻的背景音,所有的目光和心跳,都牽動在了評審們品嚐前的這一刻。
緊接著,讚賞之聲隨著評委們不斷發出的“好吃!”的判斷,而在整座美食節會場之中沸騰起來。
但是……
他的對手,不緊不慢,是一個穿著打扮都很普通的大叔,他參加決賽的菜式,就像他今天已經做了一天的內容一樣,沒有任何變化的……
清湯麵。
看到這一幕,很多記者發出了懷疑的聲音,因為他今天一天都隻做這同樣的一碗麵,清湯的湯底,著一點香油。一直走到決賽場上,已經是一種奇跡,到了決賽場上,他竟然毫無珍惜這此機會的意思,依然自顧自地擀麵、下麵,手法熟練。
雖然專家評審之前並沒有吃過,不會感到單調和厭煩,但是,也有些太過兒戲了吧?還是說,他有其他的殺招?!
但是林濤卻有一種沒來由的不安。
不會的。食神題材的電影裏那樣的情節,絕對不可能出現在現實之中。隻是一碗日常的麵,無論如何都趕不上精細製作來得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