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賈晴明不禁想起了《夏目友人帳》裏的那種貓咪老師,說著要吃掉身為男主角的夏目卻不知道保護了他多少次。
還真是“天下貓咪一般傲嬌”。
改編自天下烏鴉一般黑。順帶一提。
陽光透過展館之間的玻璃回廊,外麵滿是綠意,讓人的眼睛得到了充分的放鬆。
剛才的第一個展廳賈晴明還真的找到了那作為“彩蛋”的一幅畫,上麵畫著巨大的糧倉,而有一隻大老鼠躲在暗處。
那應該就是“子鼠”裏的鼠形象了。根據旁邊的標示牌可以知道這是宋代的古畫,表現了雖然糧倉殷實,一切都隻是官員彙報產生的盛世之景,而老鼠們早已賺得盆滿缽滿了。
沒想到會在這樣一個不太容易發現的角落裏,藏起了這個展廳所對應的生肖。
第二個展館是有關牛的,逛完之後賈晴明才發現,雖然蒂萬先生是一個美國人,但是這次展覽的他的收藏品幾乎都是來源於華夏。
大概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時,華夏作為很重要也很激烈的戰場,眾多文物都被送往了海外,也就是未受戰爭波及本土的美利堅合眾國“保護”起來,這才有很多流失到了私人收藏家的手中。
不過蒂萬將它們重新運到華夏,並且在這裏建立起博物館,供大家觀賞,也算是某種意義上的完璧歸趙了。賈晴明當然是不會相信他有這樣子的好心和思想覺悟的,而且這也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歸還,隻是看起來差不多罷了。
因為蒂萬先生有這樣子的習慣,喜歡把自己收集的某一個國家的古董藏品,送回那個國家,並且買地蓋起展館。
按照他的說法,在原本生長的土壤,它們看起來會顯得更加美麗。
這段話是賈晴明在報紙上看到的專訪,因為知道周末要來這蒂萬博物館,而且這件事還非常重要,所以昨天他直接買了一份晚報,看了看有關於周五,蒂萬博物館正式開放剪彩的新聞內容。
蒂萬先生還特意引用了華夏的古諺語:“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來印證他這種做法。
其實大概和手遊裏大家集卡的心理差不多吧。把卡組以分類的形式安放好,很能滿足這種收藏者的特殊心理。
小白跟在旁邊,很快就看膩了,一臉可憐巴巴的樣子想離開,仿佛是個集中不了注意的小孩子。顯然比起這些蘊含著曆史文化的濃縮之物,小白還是更適合看那些精彩刺激的電影,或者是電子遊戲那樣的東西。而這些在她的眼中都是無趣的死物。
白淩不緊不慢地走著,看著這些被存放在玻璃展櫃裏的珍品,雖然身穿現代的衣裝,舉手投足之中卻有一種古代美人的風韻在其中,簡直像是一位來自古代的美人,在自家充滿古韻的房間裏漫步。
全部看完十二個展廳之後,向上的樓梯自然而然地出現在了幾人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