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別墅的設計按照華夏的習慣,坐北朝南,正對著的,剛好是湖水的北岸。
而東北方位以岩石為主構成的海岸部分,在那裏有稀疏的樹木覆蓋,則是作為垂釣愛好者娛樂的地點,在林木之間,蹲在岩石上垂釣,自然別有一番意蘊,仿佛成了古代閑來垂釣碧溪上的隱士。
洛水湖的湖心之處,有一座小島,並非是百分之一百天然形成的島嶼,而是原本有著非常小的島嶼,後來經過了填埋擴張,通過人工的手段造出了現在的麵積。
有空中纜車可以到達湖心島,當然也可以選擇從西岸的船塢乘船抵達那裏,從那裏與湖心島之間往返。
從洛水湖本身來看,整個湖泊就被人為地分割成了幾個部分,盡管水域是連通的,但是為景區而開發出的功能則是完全不同。
北邊是像海濱浴場一樣的功能,隻是這淡水湖泊更為純淨。西邊則是給遊客們泛舟的地點。偏東部則是森林和用於垂釣的岩石湖岸,按照趙昊的說法,將來可能在那裏建設一個公園或是廣場,不過畢竟很少有人在這裏居住。
除非是要在這湖區的附近開發樓盤什麼的,但是這裏太偏僻了,除了在家裏就能賺錢的“家裏蹲”之外,恐怕沒有誰會選擇這樣的地方買房子吧。
至於更南邊的地方,是一些水產養殖基地,並且,據說巴別塔集團也規劃在二期建設之中,在那裏建設一家專門烹製湖鮮的飯店。
但現在一些湖鮮已經可以食用,並且投入到別墅的日常運營之中了。
總之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建設之中,將來的這裏一定會被修建得更好。
其實即便是現在看來,也已經有了很高的標準和水平,幾乎可以說是完美的規劃,也許是因為頂尖的設計師們多少是一群有些強迫症的完美主義者吧。
事實上,按理說洛水湖應該有著很高的商業價值和生態價值,隻是不知為何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片區域,而被獨具慧眼的巴別塔集團發現。
況且,洛水湖的麵積比人們的預料要廣闊太多了。
不過周圍並沒有值得利用的落差,沒有水電,長期以來又是處於交通閉塞的狀態,附近多是沼澤和稀疏的樹林,直到最近才修建了一條公路。
就是賈晴明一行,由小黑駕車來的那一條平坦寬闊的公路了。
是從沼澤之中修建出的一條公路,工程十分複雜,首先要把沼澤之中的水抽空,而後需要風幹和敦實,必要的時候還需要填土。
為此巴別塔集團也聘請了不少專家,最後選擇了現在的方案,即是在沼澤中央堆起堅實的土路作為基礎,而後在其上修煉公路,兩側修建防護欄,在不破壞原本濕地生態的情況下,將一條高速公路從中穿過。
遊客們不僅在湖區可以欣賞到美景,即便是在路途之中,也可以從大巴的車窗看到濕地所特有的景觀。
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是如何跨越了重重危險環繞的沼澤,才到達這片仿佛隱匿於世外的仙境的。
當然由於濕地本身的種種原因,這樣的工程需要大量的維護費用投入,不過對於“不差錢兒”的巴別塔集團來說,這種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根本算不上什麼問題。
這種時候總是讓人忍不住感歎,有錢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