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黑暗,所以有光明。而且,從黑暗裏走出來的人,才真正懂得光明的可貴。
——佚名
美國作家歐·亨利有一篇小說,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寬敞明亮的病房裏,躺著一位身患重病的女患者。她每天看著窗外的大樹,看著它在漸起的秋風中蕭瑟,飛下一片又一片的落葉。患者的心,也如落葉一樣無奈,她說:“當樹上落下最後一片葉子的時候,我的生命也將畫上句號。”這件事被一位老畫家知道了,他趁患者不注意的時候,在樹上畫了一片鮮綠的樹葉。此後不論風吹雨打,這片樹葉都堅強地立在樹枝上,伸展著生命的綠色。患者看著這片綠葉,心情忽然為之開闊,病竟然也奇跡般地好了。
希望就是力量,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隻要心存希望,奇跡就會發生。無論你覺得自己現在的處境有多麼狼狽、多麼不堪,隻要不放棄心中的希望,就會迎來幸福的人生。
小孩和爸爸出去遊玩,來到一個小農場。這時候正是冬天,孩子在玩耍的時候無意中看到幾棵無花果樹,樹皮已經剝落,樹幹也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完全是枯黃的狀態,看樣子已經死了。孩子伸手一碰,就聽“哢嚓”一聲,樹幹頃刻被折斷了。
孩子跑過去把爸爸拉過來說:“爸爸,那棵樹老早就死了,不如我們把它砍下來,然後再種一棵吧!”可是,這個建議卻被爸爸立刻否決了。爸爸對孩子說:“孩子,看起來也許它真的是不行了,但是,要等到冬天過後才知道呢!也許過了冬天,它就會重新萌芽抽枝,一片蔥蘢呢。說不定,樹現在正在睡覺,正在養精蓄銳呢!以後你一定要記住,冬天不要砍樹。”
果然,和爸爸猜測的一樣。第二年的春天,那棵看起來已經死掉的無花果樹竟然重新發芽了,它和其他的樹木一樣,在春風裏快樂地跳舞。其實,這棵樹死去的不過是幾根枝杈,到了春天,它又變得樹繁葉茂,和其他樹木一樣,一點都看不出有什麼不同。
後來,這個孩子成了一位小學老師。在他從教的二十多年生涯中,他遇到了許多類似的情形:那個說話結結巴巴的小明,長大以後竟然成為一名優秀的律師;那個當年最淘氣的小虎,不但名牌大學畢業,後來還創建了自己的公司,聽說最近還上市了。
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自己的兒子,雖然在小時候不幸患了小兒麻痹症,幾乎就要成了廢人。可是,就是因為小學老師記得爸爸的那番話,對兒子從來沒有失去信心。現在,兒子已經完成了全部大學的課程,並在一家公共圖書館做管理員。小時候,他還隻是一個左手隻有三隻手指能動,連扶起眼鏡都那麼困難的小孩子啊!
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會經曆一些幸福的和不幸的事,懷揣希望行走在未知的路上總比沒有目標要好得多,至少還會想著,或許再近一步,隻一步,就能邂逅幸運和幸福。
心靈感悟
希望就是一切。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隻要心存希望,那麼一切都可以擁有。相反,如果我們擁有一切,心中卻沒有希望,那麼,在不久的將來,也會變得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