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境中的好運,為人們所希冀;逆境中的好運,則為人們所驚奇。
——培根
有一個女大學生,和很多同齡人一樣,她也擁有了一份美麗的愛情,這讓她感到十分幸福,愛情甚至變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她和他一起吃飯,一起去圖書館,一起逛街,一起營造著甜蜜的二人世界。她有時甚至會想到兩個人白頭偕老的樣子。
也許幸福的日子總是太過短暫,她沒有想到的是,有一天他提出分手離她而去。她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頓時覺得自己的天空一片黑暗。她從來沒有想過若是沒有了他,自己該怎麼生活,一個人的時候,淚水總是掛在她的臉龐。她的意誌日漸消沉,甚至有一天想到了輕生。
她收拾好了所有的物品,準備到山中墜崖自殺。在去往大山的公車上,她靜靜地坐在後座。忽然,她發現座位旁邊的地上有個很精美的卡片,很像別人製作的書簽,於是她撿了起來,翻看了一下。卡片的背麵有一行字跡娟秀的小字:“不是路已走到盡頭,而是應該轉彎了。”她驚愕了,仿佛瞬間驚醒,她明白了自己的行為是多麼的愚蠢。在下一站,她坐上了返程的汽車,並且告訴自己,要開心地過每一天。
她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曾經的我,被一個不速之客擾亂了平靜的生活,卻又不經意地被另一個不速之客救贖了。生命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風風雨雨也會夾雜在其中,但風雨並不代表路的盡頭,它隻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是啊,轉一下彎,我們就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美好,陽光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
也許很多人都曾有過美好的理想,但最終發現現實離自己的理想很遠。其實這是正常的,付出並不等於收獲,百分之百的努力無法保證百分之百的成功,人生中很多事情都不是個人意誌所能決定的。失敗常常伴隨人生,重要的是在遭遇失敗與挫折時,我們學到了什麼。絕境,更是鍛煉人的好時機,在絕境中有所突破,更容易成就自我。古往今來,擁有這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超越。
超人是美國人心目中的英雄,而克裏斯多夫·李維,便是因主演《超人》而揚名影壇,也借此奠定了自己一線明星的地位。然而正當他在好萊塢紅極一時的時候,一場飛來的橫禍改變了他的命運。1995年5月,李維在參加一次馬術比賽的過程中意外墜馬,脊椎嚴重受傷,身體高位截癱,從此隻能借助輪椅生活。當他終於從昏迷中蘇醒過來,這位以“超人”形象著稱的演員說出的第一句話便是:“讓我早日解脫吧。”
經曆了漫長的療養,李維終於出院了。他的妻子戴娜一直不離不棄,細心地照顧著他。一天,戴娜陪他出去散心,汽車行駛在蜿蜒的落基山盤山公路上。李維靜靜地注視著窗外,他發現每當汽車行駛到自己以為沒路的時候,路邊都會出現一塊帶有“前方轉彎”的警示牌。而拐彎過後,是寬敞平坦的道路。山路曲折,“前方轉彎”的告示不斷地出現在李維的眼前,他的心中似乎明白了什麼。原來不是路已經到盡頭,而是要轉彎了。恍然大悟的他對妻子大喊:“我要回去,我還有路可走!”
從此,李維開始了重回銀幕的行動,不過這次他的身份是導演。他重新詮釋了希區柯克的《後窗》等經典影片,並獲得了金球獎;他拿起了筆,寫了《依然是我》等作品,這些作品很快便成為了暢銷書,長期出現在各大排行榜。李維還創辦了一所殘疾人教育中心,並為呼籲社會關注殘疾人而四處奔走。
李維的事跡令世人讚歎,《時代周刊》也以“十年來,他依然是超人”為題對他進行了報道。李維在文中回顧了自己的心路曆程,他說:“以前,我一直以為自己隻能做一名演員,沒想到我還可以在有生之年成為導演,成為作家,並成為慈善大使。”
不幸降臨的時候,並不是宣布路已經到了盡頭,它隻是在提醒我們該轉彎了。隻有內心擁有轉彎的認識,才能在生活中學會轉彎。
心靈感悟
有時,我們不應該太固執,應該適當變通一下。轉一下彎,我們就會發現生活是如此的美好,陽光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
打開生命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