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用心靈看世界(1 / 1)

生活中並不缺少美,隻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羅丹

平凡的人睜著兩眼看世界,經常看錯;不平凡的人閉一隻眼睜一隻眼看世界,一目了然;超凡的人閉著眼睛用心看世界,所向無敵。

——佚名

人的一生總要經曆很多事,有的人經曆得越多,思想就越有深度和廣度;而有的人不論過多久,還是沒長什麼見識。這就是是否用心的緣故,眼睛看見的東西,隻有用心去體會過、思考過,才能變成我們自己的記憶和閱曆,就像吃下去的東西一樣,隻有經過了消化,才能被吸收,否則也隻是在肚子裏轉了一圈而已。所以,要學會用心去看世界,而不僅僅是用眼睛,就像下麵這些人一樣:

有一年剛剛入冬,我們一群人到了伏牛山深處的一個村落裏去。那裏的山岡起起伏伏,初冬的樹都罩著灰蒙蒙的色彩。在山腳下,我們見到了大片的柿樹,這些柿樹並不是很高,也不算粗壯,看得出來有的是老樹,有的是新樹,樹幹都泛出淡淡的灰綠色。令我們奇怪的是,所有的柿樹頂上最高的地方,總是掛著七八個紅彤彤的柿子,就算是在不是很高的矮樹上,也同樣掛著那麼幾個。柿子在早已落光了葉子的樹枝之間,顯得分外醒目,仿佛一個個小小的紅燈籠。

現在早就過了收獲的季節,為什麼每棵樹上還都留著幾個柿子呢?我們忍不住紛紛議論起來。有的人認為這裏的柿子樹就結了這麼幾個柿子,人們還沒來得及摘呢,否則每棵樹上不會這麼均勻的正好留著幾個;有的人認為一定是這裏的人怕危險,不敢爬到樹的頂端去摘那幾個柿子,否則為什麼低處的樹枝上一個柿子也沒有呢?我個人覺得第二種說法比較有說服力,可能是這裏的人怕危險,不敢去采吧!

正在我們討論不休的時候,遇見一位路過的老農,於是我們一窩蜂地湧上去問道:“老伯,這裏的柿子樹是不是每棵樹隻能結七八個柿子呢?你們是不是沒有摘這裏的柿子啊?”老農一邊笑一邊搖頭說:“那怎麼可能呢?一棵樹能結很多柿子的。我們早就摘過啦!”第一種說法被否認了,我們互相看了一眼,又繼續問:“那你們是不是因為樹梢太高了,害怕危險所以不敢去摘那幾個柿子呢?所以每棵樹頂上最高的地方都留著幾個柿子。”老農莫名其妙地看了我們一眼,回答說:“笑話,哪裏有我們摘不到的柿子。”我們更加不明白了,“那怎麼不全摘了呢?留著那幾個幹什麼啊?”老農笑嗬嗬地望了望天空說:“那是給鳥兒們留下的。”

“鳥兒?”我們麵麵相覷,老農接著解釋說:“是啊,我們秋天收獲了糧食蔬菜,有吃有喝,就算下了雪、下了霜也沒關係,整個冬天都可以安安穩穩地在家裏過冬了,可是鳥兒們呢?萬一我們把柿子全摘光了,鳥兒們吃什麼呢?我們的已經夠吃了,何必和鳥兒們搶東西吃呢?這樹頂上的柿子呀,叫做‘老鴇柿’。誰要是不給樹頂上留下幾個‘老鴇柿’,就會被大家笑話啦!”

我們這才明白了,想起了剛才自己的胡亂猜測,不由的全都臉紅了。眼睛看見的東西,隻有透過心靈去體會,才能明白真諦,否則隻會帶來誤解和不明。

單憑眼睛看見的一個景象,很難想到原來背後竟然有這樣純真善良的想法,而聽到了這個故事後,我們憑著樹上留下的那幾個“老鴇柿”,就能推想出一個勤勞質樸的山中村落,裏麵洋溢著多少歡笑和溫暖。隻有用心去體會,你才能看到隱藏在表麵下的真實。

心靈感悟

每個人都有一雙眼睛,它們是我們看世界的窗口,所以我們總覺得眼睛很重要,是世上最珍貴的東西。其實,我們還擁有另外一雙更加清澈而寶貴的眼睛——那就是心靈。隻有心靈才能辨別是非,隻有心靈才能感受神奇和美好,隻有心靈才能讓我們知道,什麼東西更重要!讓我們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心靈吧,今天,你學會用心靈去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