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就像遠處的一座山峰,人人都向往著。一開始,我們每個人都走在通向成功的路上,但是最後隻有很少的人能到達終點。也許隻是因為一些小事情使我們未能堅持到最後:大家都抬頭看天的時候,你是否低下頭看了看自己腳下的路?大家都一笑了之的時候,你是否認真地轉了轉念頭?大家都累了休息的時候,你是否堅持向前走?大家都失望歎息的時候,你是否看到了另一個希望?
一個明智的人總是抓住機遇,把它變成美好的未來。
——托·富勒
好花盛開,就該盡先摘,慎莫特,美景難再,否則一瞬間,它就要凋零萎謝,落在塵埃。
——莎士比亞
我們總是聽到這句勸人珍惜現在莫要等待的詩:“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正當努力時,切莫停留遷延,貽誤了大好時機;而路遇美好時,切記珍惜,不要過後才悔恨歎息。
有一個僧人,他聽說了玄奘大師取經的傳說後,立誌要向他學習,於是他也踏上了向西走的路程,打算到西天去向佛祖求經。
有一天他經過了一個寺廟,方丈正在講經,寺裏的人邀請他去聽一會兒,他心裏想:“我要到西天佛祖那裏去,那裏要聽什麼樣的經沒有,何必在這裏耽擱呢?”於是他推辭了,繼續向前走。
第二天,他又經過了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寺,寺裏的長老德高望重,名聞四海,聽說他是來自東土去西天求經的,就熱情地邀請他進寺裏談經論道,講論佛法,可是他又想:“我要到佛祖那裏去,那裏一定有聽不完的經課,那裏的佛法精深,去那裏講豈不是更好。這位長老雖然佛法高深,不過我何必在此耽擱呢?”於是他又拒絕了。
就這樣,無數的大山大河都走過去了,他也路過了無數的名刹古寺卻從沒有停留,最後,當他曆經千辛萬苦,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終於走到了西天聖地時,卻發現西天和想象中的聖地完全不同。
那裏並不是廟宇林立、香煙繚繞,鍾聲響徹山巔,僧人個個氣質脫俗、衣袖飄飄。他所見到的,隻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廟,周圍荒草叢生,一片寂寥,一扇破舊得看起來馬上就要倒掉的廟門半開著,透過門縫可以見到裏麵殘破不堪。僧人終於推門而進,迎麵撲來了一片沾滿灰塵的蛛網,香案上空無一物,隻有厚厚的塵土,廟裏一個人也找不到。
僧人尋找了好久,好不容易才在一棵菩提樹下找到了一個穿著破爛不堪的衣服正在睡覺的和尚,僧人大惑不解,問道:“我是從東土千裏迢迢到這裏取經的和尚,我走過了千山萬水,曆經無數艱險才來到這裏拜佛求經,聽說這裏是佛門聖地,理應僧侶眾多,香客雲集才是,我想我一定能學到很多精深的佛法,可是為什麼我眼前看到的卻是如此的冷清殘破呢?難道這裏不是西天?那我應該去何方求經呢?”
樹下睡覺的和尚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打了個嗬欠,慢悠悠地問他:“你既然是從東土來的,路途遙遠,沿途一定見到過不少寺廟吧?”僧人回答說:“不錯,我所經過的寺廟少說也有千座了。”
和尚又問:“你到那些廟裏去拜佛求經了沒有啊?”僧人回答:“沒有,我既然要到西天來,何必在那些寺廟裏耽擱寶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