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
——泰戈爾
無論在什麼時候,永遠不要以為自己已經知道了一切。不管人們把你們評價得多麼高,你們永遠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是個毫無所知的人。
——巴甫洛夫
以前我們說到和“低調”差不多的意思時,會用“謙卑”“韜光養晦”這些詞,現在我們常說“低調”這個詞。低調不是一句玩笑話,不是一個帶著可有可無態度隨便說出的小口號,而是高尚者最從容的處世方式。就像那個咬著木棍被大雁叼上了天的青蛙一樣,開口大喊一聲“我上天啦!”而送了自己的命,顯然,就是不夠低調的結果。
終於到秦始皇兵馬俑館了,這可是我這趟西安之行的主要目的地。參觀中導遊說,所有俑坑裏至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就是那些跪射俑了。它們也因此被譽為鎮館之寶。導遊小姐介紹說,這可是研究兵馬俑最好的對象,是秦代雕塑藝術的頂級之作。我說:“怎麼好像在哪見過一樣。”導遊說:“那就是我們陝西省的標誌啊。”“哦,那我得仔細看看。”
它們的戰袍是交領右衽設計,長可及膝,個個鎧甲護身,脛著護腿,腳蹬方口齊頭翹尖履,圓形發髻統一由發簪別著。他們的姿勢非常統一,右腳腳尖和右膝支地,左腿彎曲,全身下蹲微向左傾,雙手拉弓,表情堅毅,雙目炯炯有神,望向箭支前方。導遊說這種引弓射箭的方式在當時稱為坐式射姿,還有另外一種就是站式射姿。兩種姿勢身形不同。坐式的主要特點是持弓穩當,耗力較少,準頭相對精確,由於身體蹲低,易於減少被攻擊麵積。在防守和埋伏敵人的時候一般采取這種姿勢。所有出土並經清理展示的兵馬俑,在出土的時候都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損壞,有的斷臂、有的損頭,現在看到的都是後來經人修複的。但是跪射俑是一個令人驚喜的意外,它們是唯一一種出土的時候仍然保存完好的塑像,不光沒有損害,甚至發絲、衣服上的褶皺等細微地方都沒有磨損。
“為什麼呢?因為它們的材料不同?”我不禁問道。“不是,你們可能都想不到,這是因為它們的姿勢,我們有一句話說天塌了由個子高的人撐著,你們看,它們比周圍的站俑要低半截,我們知道這些俑原本都是埋藏在王陵中的,上麵搭有頂子,當這些頂子垮塌砸下來的時候,首先遭殃的是那些高高站立的俑。此外跪射俑整個身體形成了穩定的三角結構,下蹲的姿勢降低了重心,比兩腳平行站立的俑穩定性提高很多,即使有破壞力襲來,本身也具有較高的抵抗力。這就是為什麼這些跪射俑曆經兩千年的時光仍然光彩依舊,就像剛剛被做好一樣。”
其實跪射俑正體現了我們應有的處世之道,率意而為、處處高姿態隻能讓我們處處碰壁;而像跪射俑一樣,保持生命的低姿態,就能避開意外地傷害和紛爭,能夠更好地保全自己,成就未來。
中國外貿部的前部長龍永圖曾經為大家講述過他親身經曆過的一個小故事。
一次,龍永圖到意大利去參加一個國際會議,會場很簡樸,也沒有專設的領導席位和嘉賓席位,所有人都坐著普通的長椅。參加會議的都是國際上知名的人物,個個背景雄厚、地位非凡,但是大家都很和氣,按照進來的先後順序各自隨便找個地方坐下來。
龍永圖剛坐下不久,就看到一個老太太獨自走進會場,對他很有禮貌地點頭微笑了一下,然後自然地坐在了他身邊,會議還沒開始,兩個人慢慢地聊了起來,談論了很久。龍永圖一直忘了問對方是誰,直到會議結束後,他才向會議的工作人員打聽:“請問剛才坐在我身邊那個異常和藹可親的老太太是什麼人?”工作人員非常驚訝,似乎難以置信般地問道:“您難道真的不認識她嗎?”龍永圖搖搖頭,說自己確實不知道,工作人員搖頭歎氣說:“她就是荷蘭的女王陛下啊!”龍永圖愣住了,直到走出會場後,還在連連說著:“真沒想到啊,實在想不到。”
後來龍永圖談起這件事,總是感慨很深地感歎:“她哪裏像個女王啊,她就像我們鄰家的大媽一樣親切,真是令人尊敬啊!”
就像那個和藹的女王一樣,那些我們生活中最成功的人,往往也是作風低調謙卑的典範,令人備感親切,相信這種作風也是他們成功的原因之一。低調不僅是一種風度和境界,更是一種哲學和思想。
心靈感悟
老子說過,柔弱勝剛強,無為勝有為,因此柔軟的舌頭到老不變,而堅硬的牙齒卻會漸漸脫落。正是如此,麵對世界我們應當學會保持低姿態,不要誤以為這是一種怯懦和畏縮的表現。恰恰相反,這是人生最大的聰明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