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銅梁縣革命曆史遺址遺跡掠影(1 / 3)

銅梁縣革命曆史遺址遺跡掠影

紅色印記

土橋武裝暴動指揮部潘清雲紙廠遺址

土橋武裝暴動指揮部潘清雲紙廠遺址位於銅梁縣土橋鎮河水村六組手爬岩坡上。

1930年夏,鑒於土橋鄉黨、團組織已有較大的發展,中共銅梁縣委成立了中共銅梁縣行動委員會,經多次研究、策劃,決定銅梁以土橋為中心舉行暴動,配合川東武裝起義,番號定為“四川省工農紅軍第七路川東遊擊隊”,指揮部就設在巴嶽山手爬岩潘清雲紙廠內。潘清雲紙廠又叫潘延興紙廠,因位於半山腰,山高林密,溪澗交彙,岩石陡峭,交通閉塞。9月底,縣行委暴動指揮部負責人和工作人員先後來到指揮部,忙著趕製義旗、布告、標語、傳單等工作。10月2日,暴動隊伍占領土橋,但隨即遭到反動當局血腥鎮壓。

倫昌紙廠遺址

倫昌紙廠遺址位於銅梁縣舊縣鎮七橋村八組東山嵐槽半山腰瑤灣。

1939年2月,中共銅梁地下黨東區區委決定興辦紙廠,為《新華日報》生產專用白紙,定名為“倫昌紙廠”。東區區委委員胡尚倫出任董事長(經理),紙廠也成為東區區委機關秘密所在地。紙廠選址於瑤灣胡翰墨家的舊紙廠,一日能產白紙1擔(100斤),從瑤灣挑運至華安煤廠,由華安煤廠廠長張金誠(中共重慶市委委員)負責經輕便軌道把紙運至合川東津沱石碼頭上船,再沿嘉陵江水路運抵重慶化龍橋新華日報社。1940年10月初,《新華日報》擴大版麵,改用平版機印刷,倫昌紙廠因所生產的紙不適應《新華日報》的需要,轉而生產土紙。

中共銅梁縣臨時工作委員會秘密機關遺址

中共銅梁縣臨時工作委員會秘密機關遺址位於銅梁縣斑竹鄉街上竹園社區竹園街12號,即原劉氏私立玉青小學。

玉青小學校址原為劉氏祠堂,為依山而建的四合院,下台是操場,左右兩邊有祠堂耳房,後作為4個班的教室。1944年初至1949年,玉青小學一直是銅梁、潼南、大足、璧山部分地區地下黨組織的聯絡活動據點,曾建立斑竹支部(1947年7月-1949年12月)。1948年2月,中共銅梁縣臨時工作委員會在此成立,下轄斑竹、平灘、城關、雙河、西泉、侶俸、安居、大足國梁支部及璧山大路特支10個支部。6月,川東臨委秘書長肖澤寬將銅梁臨工委與銅梁縣特支合並,新組建中共川東特委第三工委(即銅梁縣工委),銅梁縣臨工委工作結束。

中共銅梁地下黨縣委機關養正校遺址

中共銅梁地下黨縣委機關養正校遺址位於銅梁縣南城街道辦事處建設南路68號。

銅梁私立養正校原址為“五府宮”,又叫“五府會館”,為清代祖籍湖廣兩省移居銅梁的五府移民所建。1926年2月,為避駐軍侵占會產,五府長事決定創辦私立楚南養聖小學”(1929年更名為“私立楚南養正學校”)。1927年8月-1931年8月,養正校成為中共銅梁支部、特支、縣委、行委機關秘密所在地。1938年9月,銅梁縣特別共產黨員雷筱龍受命重新組建養正校為黨的秘密活動基地,自此至1945年4月,養正校再次成為縣委機關秘密所在地。

中共銅梁縣地下黨縣委秘密機關信永商號遺址

中共銅梁縣地下黨縣委秘密機關信永商號遺址位於銅梁縣巴川街道辦事處新南街。

1948年2月,川東臨委派交通支部書記熊伯濤來銅梁將中共石魚特支擴建為中共銅梁縣特支。為建立黨的秘密機關辦公地和籌集黨組織活動經費,共產黨員遊文俊在新南街開了一家“信永商號”。1948年6月,肖澤寬到銅梁後,成立銅梁縣工委,秘密辦公地點依舊設在信永商號。1949年7月,中共銅梁中心縣委成立後,信永商號仍發揮作用,直至12月底銅梁解放。同時,信永商號在遊文俊、雷筱龍等人的經營下,為黨的活動籌集了大量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