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提問(1 / 2)

淺議小學語文課堂提問

語文教學與研究

作者:王密嬌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小學生由無意注意占優勢逐步發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導的重要階段。課堂提問是吸引其注意的有效方法,同時也是重要的教學手段。因此,如何運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教師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知道問什麼,還要在怎麼問上下工夫。而這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麵:

一、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

教師在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平等、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克服情感、思維等方麵的心理障礙,縮小教師與學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為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營造良好的環境。反之,緊張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的思維受到壓抑,發展受到限製,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因此,要順利進行課堂提問必須營造民主寬鬆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認識到課堂是師生平等交流的平台,使學生處於一種快樂、輕鬆的學習狀態。同時,教師和藹的態度、親切的語氣會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情緒高漲,思維活躍,學習主動。營造課堂民主氛圍,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能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因此,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問題情境是課堂提問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能激發學生深層次的認識興趣和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提問的熱情。

二、精心設計問題

提問積極作用的實現還取決於問題的設計。問題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教學效率的高低。那如何精心設計問題呢?

1.問題要有吸引力

所謂吸引力,就是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新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尋找答案。

如《珍貴的教科書》一文教完後,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課文為什麼不以“教科書”為題而要加個珍貴呢?那我換“寶貴的教科書”行嗎?學生感到問題很新奇,立即展開熱烈的討論:教科書隻是簡簡單單,不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而這教科書來之不易,是張指導員用生命換來的。有吸引力的提問,喚起了學生極大的說話興趣,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同時也總結了全文,檢驗了學生的課堂掌握情況。

2.課堂提問要有寬度

所謂寬度,就是讓學生由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大問題引起學生的大塊活動,改變以前一問一答的簡單機械的問答,給學生留下大塊的思考空間,從而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而有寬度的問題能促使學生圍繞教師的提問,在廣闊的思維空間裏馳騁,多角度、多渠道、多人次地解答。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文,可以提出一個大問題:“為什麼說西沙群島是富饒的?”這樣,問題的內涵就比較豐富,使學生積極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