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1 / 2)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

政史地教學與研究

作者:張豐發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是一門理論知識點較多、教育意義極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呆板枯燥,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缺乏興趣,教學效率不高。本文從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入手,簡述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效率的方法。

關鍵詞: 初中思想品德 出現問題 效率提高方法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改革、創新正快速進行。目前,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某些老師還依據原有的教學方法,導致學生對該課程提不起興趣,甚至出現厭學的情緒。如何運用新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自覺地學習,達到優良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一、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出現的問題

(一)教學方式陳舊。

一方麵,思想品德教學目標不明確,某些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隻對課程標準裏麵的規定內容進行施教,對那些可以擴展開的內容一概不講。另一方麵,教學模式和方法比較老化,思想品德老師隻是一味地講,從頭到尾就是把知識理論生硬地傳授給學生。

(二)教學內容缺乏科學。

現今,某些思想品德老師不對自己開展過的教學活動加以反思,在教材挖掘的方麵深度不夠,導致思想品德課堂乏味煩躁。一般會出現如下的問題:思想品德內容沒有很好地呈現出來,學生沒有從教學內容中獲得應有的收益;思想品德課程的講解過於呆板,致使學生沒有興趣進行深入的學習。

(三)課前準備不足。

目前,某些思想品德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不對所教的內容進行認真的閱讀和研究,沒有備課就直接講課,往往想到什麼就講什麼,致使出現所教的內容結構和連貫性較差,學生根本不明白講的是什麼,教學效率無法提高。

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效率的方法

(一)創造趣味性較強的教學環境。

在進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時候,我們不僅要想辦法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認知參與和情感參與這兩部分的情況也要認真把握。優秀的思想品德老師會為學生創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接收課堂知識的熏陶和教育。例如在對“珍惜生命”這一課進行講述的時候,我先運用多媒體播放小賴寧救火的片段。學生看影片的時候非常認真,甚至不禁流下感動的淚水,說明該影片已經得到學生的喜歡和認可。在這個時候,我關閉多媒體向學生發問:“同學們覺得小賴寧是英雄嗎?為什麼他明知道有危險還義無返顧地去做這件事情?小賴寧的做法是不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對於我提出的問題,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討論的最終結果是都認為小賴寧是個大英雄,應該受到尊敬和愛戴,但對於他的行為不能加以提倡,畢竟生命隻有一次,要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救助他人。課堂的最後,我向學生講述了一些火災時的自救方法,不但有效地豐富了教學內容,學生的知識也有所增長,進一步提高了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