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職國際貿易專業教學的思考
教育教學研究
作者:賴冠丹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不斷發展和深入,社會對外經貿專業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如何培養出業務能力強、懂得實際操作的專業人才,是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要想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必須不斷完善專業課程教學方法。下麵,筆者就中職國際貿易專業教學談談思考。
一、現狀
好的教學方法一定要適應學生特點,了解和掌握中職學校學生的特點是確定教學方法的前提。
(一)文化基礎差,有厭學情緒。中職類學生一般都是不能繼續讀高中、大學的畢業生,或是被初高中淘汰下來的問題學生,目前中職類學校大多數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所學內容太難,索然無味,或由於教師的教學方法單調,語言平淡,學生感到厭煩,因而學習積極性不高。
(二)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中職學校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不知道自己將來會幹什麼;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學習;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這個專業,等等,不少學生缺乏遠大的理想抱負及克服困難的毅力,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三)自我認識有偏差。在現行社會教育背景和職教環境下,職校學生已成為一個弱勢群體,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或多或少都有失敗感,他們對自己的前景十分悲觀。有些學生自暴自棄,或是放棄學業,或是抱著混張文憑找工作的想法。
二、問題
(一)教學中心存在偏差,重理論、輕實踐。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一是在國際貿易課程理論與實務的比重上,往往多講理論少講實務;二是在國際貿易課程的總體教學上,過於強調理論和基礎知識的講解,卻沒能給學生提供一個仿真的模擬環境,結果隻能是紙上談兵,無法做到學以致用。
(二)教學內容與國際貿易發展趨勢脫節。當前國際貿易形勢迅速發展、變化,有關對外貿易的方針、政策和措施在迅速發展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國際貿易教材內容相對滯後,很多已與現實不符或根本沒有涉及。
(三)在教學方法上,沒有將啟發式教學實施到位。以教師為中心,進行“填鴨式”、“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模式時隱時現,沒有很好地運用多種有效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創新能力。很多學生反映,國際貿易理論的理論性太強,實際應用少,學起來枯燥乏味,興趣不濃。
(四)教學手段單一,師生互動不夠。傳統教學方法是教師一張嘴、一本教材、一個演員,自始至終唱獨角戲、包打天下,結果一堂課下來,教師講得口幹舌燥,學生聽得雲裏霧裏、一無所知。
三、措施
(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握學生的市場定位,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中國加入WTO後,逐步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更是急需相關貿易人才。但是,根據近兩年一些中小企業的用人信息反饋,有的畢業生擁有較豐富的外貿知識,卻不熟悉甚至不了解對外貿易的各環節業務的銜接和處理方法,適應工作較慢,有的畢業生掌握的外貿知識和操作方法已經陳舊過時,不符合現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