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班級管理更高效
班級管理
作者:支燕
摘 要: 班級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集體,班級管理目標是學生在老師和班主任的帶領下,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學會做人,做好人。有效管理班級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良好和諧的氛圍中成長,對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有重要作用。本文從打造新型師生關係、組建高效班幹團隊、重視“特殊”群體和讓情感流淌於班級裏四個方麵探討如何高效地進行中學班級管理,提出切實可行的提高班級管理效率的方法,以期和同行共同進步。
關鍵詞: 初級中學 班級管理 高效班級
這些年,在班級管理方麵,我經曆了成長。剛開始,我把注意力隻集中到班務工作上,把著力點放在“管”字上。忙於發現和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處理問題。實踐證明:“管”不能解決問題。班主任必須想方設法,才能“管”得高效。
一、打造新型的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的好壞關係老師能否很好地管理學生,與學生相處,並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應該具有以下條件:
(一)德才兼備。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應是人格的完善過程,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本身人格力量的影響。老師的人格魅力決定老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因此,老師隻有在自身思想品德優秀的情況下,才能夠做到以身作則,在學生中建立威望和信仰,才能被學生接受。除了人格魅力之外,還要有足夠淵博的知識,給學生提供了解未知世界的信息和渠道,讓學生知道老師可以傳輸給自己這些未知的新鮮事物和知識。
(二)與學生做“同代人”。老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打成一片,融入學生群體中,與學生成為朋友,做到無代溝、無隔閡,這樣便可以做到及時為學生排憂解難,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明白學生所需。從學生心理角度改進工作,更容易讓學生對自己產生信任感,從而互相理解,在管理的同時得到更多的擁護和理解。
(三)當好學生的“服務生”。首先,動之以情是服務的基礎。把動之以情的教育方式滲透到對學生細致入微的關愛中,關心愛護學生,學生就會和班主任親近交心,班主任工作就容易開展。其次,發揮集體力量,與各科教師密切配合,並經常與各任課教師取得聯係,互通情報,聽取各科教師介紹本班的情況、學生個體情況及存在的問題,同時聽取各科教師對班級管理的合理化建議,以便更深刻地了解班級,統一認識,統一要求,更好地發揮教師集體的整體效應。
二、組建高效的班幹團隊
(一)把握好“班官“的選拔。首先,老師要對學生有基本了解,在此基礎上可以采用公開演講的形式進行班幹部競選活動。對於選出來的班幹部,老師要對其進行了解,並對其各方麵能力有初步認識,這樣在分配職位時就可以根據其所長,充分發揮其優越性。其次,班幹部一定要是公開投票出來的,大家(大部分學生)認可和能夠接受的,這樣可以減少班幹部在行使職能時的一些不必要的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