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憂慮是生活的破壞者(1)(1 / 3)

第一節精神失常的原因

著名的梅育醫師發現,醫院裏那些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有一半患有精神疾病。可是,醫術精湛的醫生也不知道他們的精神疾病從何而來,因為在強力顯微鏡下和最現代的方法檢查他們的神經時,卻發現這些病人的大部分都非常健康。

經過反複的思考,最後梅育醫師得出,這些病人“神經上的毛病”,不是因為神經有什麼病變,而是因為悲觀、煩躁、焦急、憂慮、恐懼、頹喪等負麵情緒引起的。

最容易被忽視的精神疾病

柏拉圖曾有過這樣的論斷:“醫生所犯的最大錯誤在於,他們隻治療生理上的疾病,卻忽視了精神上的疾病。其實,精神和肉體是一體的,怎麼能分開呢!”醫學經過了2300年的發展,到現在才有人明白這個道理,於是開始發展一門新的醫學:心理生理醫學。這是用來同時治療精神和肉體的醫療體係。

現代醫學已經控製了由一係列細菌所引起的疾病,比如天花、霍亂、瘧疾等曾剝奪了千萬人生命的疾病。盡管如此,醫學界未能治療心理生理上那些不是由細菌引起的,而是由於情緒上的憂慮、恐懼、憎恨、煩躁以及絕望所引起的病症。這種由於負麵情緒性疾病所引起的災難正日益加重,速度快得驚人,而且其影響也日漸廣泛。

醫生們估計,目前美國人當中每20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某段時期得過精神病。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應召的美國年輕人,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因為精神失常而無法服役。

人為什麼會精神失常?沒有人知道全部答案,可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極可能是由恐懼和憂慮造成的。焦慮和煩躁始終困擾著人們,因而很難在現實的生活中進行自我調節,他們漸漸地脫離了周圍的環境,甚至斷絕所有的關係退縮到自己封閉狹小的幻想世界中,以此來逃避他們所不想麵對的問題。

卡爾·曼寧格博士所著的《與自我為敵》是一本談論憂慮的書。書中並未告訴你如何克服憂慮,但是卻揭露了一些可怕的事實,讓你看清楚人們是怎樣用憂慮、煩躁、憎恨、懊悔等情緒不自覺地傷害身心健康的。關於這本書你可以在圖書館裏找到。

格蘭特將軍和羅斯福總統的憂慮

憂慮能使原本健康的人陷入困境,從而導致精神失常。在美國南北戰爭就要結束的那幾天,格蘭特將軍就意識到這一點。

格蘭特將軍的部隊包圍裏士滿九個多月了,此時南方軍隊將領李將軍的部隊衣衫不整,食不果腹,已經被打垮了。李將軍的整個軍隊士氣渙散,有些士兵在他們的帳篷裏開祈禱會又哭又叫,還有人看到了種種幻象。眼看戰爭就要結束了,李將軍的手下放火燒了裏士滿城裏的棉花及煙草倉庫,也燒了軍火庫,隨後乘著烈焰升騰之際連夜棄城而逃。格蘭特部隊乘勝追擊,從左右兩側和後方夾擊南部聯軍,騎兵隊又阻絕了補給線。

由於劇烈頭痛而眼睛半瞎的格蘭特無法跟上隊伍,就在一家農舍停留了下來。“我在那裏過了一夜,”後來,格蘭特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我把我的雙腳泡在加了芥末的熱水裏,還把芥末藥膏貼在關節和後頸上,希望第二天早上不再頭疼了。”

第二天早上,頭果然不痛了。但是那跟芥末無關,而是因為一個騎兵帶來了一封李將軍的投降信。

“送信的軍官到達農舍時,”格蘭特寫道,“我的頭還疼得很厲害,可是我看了那封信後,立刻就好了。”

顯然,格蘭特的頭痛是因為憂慮、緊張和情緒不安所引起的。一旦在情緒上恢複了自信,想到勝利,他的病就馬上好了。

70年後,羅斯福總統的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發現,憂慮讓他頭暈眼花。他在日記中寫道,“當羅斯福總統為了提高小麥價格,一天之內購買了大量的小麥時,他為之非常的擔心、焦慮。”他還寫道,“在這件事沒有結果之前,我每天都覺得頭暈眼花,午餐後我得回家休息兩個小時。”

假如我想知道憂慮究竟會對人產生怎樣的影響,我不必到圖書館查閱資料,也不用到醫院裏去詢問醫生,我隻需坐在家裏靜靜地望著窗外,這時你將會看到某人因為憂慮而造成精神崩潰,還有一家的主人因憂慮而患上了糖尿病,隻要股票一跌,他血液中和尿液中的糖分就會隨之升高。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上帝可能原諒我們所犯的錯,可我們自己的神經係統卻不會。”這又是一件多麼令人吃驚而又讓人難以置信的事實:每年死於自殺的人,比最常見的5種傳染性疾病而導致死亡的人數還要多。究竟是什麼導致如此令人感到悲哀的事呢?答案是“因為憂慮”,這是無可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