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擁有超前的信息觀念。
我們必須以重視信息、充分利用信息為指導思想。市場信息是有關市場狀況的消息和情報,是現代企業進行市場活動的重要資源。企業的一切活動,從戰略方向的確定到目標市場的選擇,從產品設計到產品售後服務,都要以信息為先導和依據。信息的這些作用無疑決定了信息觀念的重要地位。信息是管理者的耳目,要捕捉到市場機遇,就必須能掌握來自了各方的信息,知己知彼,方能取勝。
第三,擁有合理的效率觀念。
在現代市場活動中,“快”是一大特點。市場機遇來得快,消失得也快,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也快,競爭對手崛起也快,這些都要求企業能做到信息快、決策快、營銷快,歸根到底就是要求企業效率高。高效率能減少勞動的支出,降低成本,為實施廉價策略創造條件。樹立起效率觀念,就能以快動作、低成本、高收益來捕捉到市場機遇,掌握主動權。
第四,擁有不屈不撓的競爭觀念。
要捕捉到市場機遇,就必須積極參與市場競爭,在市場上爭客戶、爭質量、爭效益。競爭的規律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和客觀要求。
第五,擁有承擔風險的心理素質。
我們必須以敢於承擔風險、善於避開風險、減少風險、分散消除風險、化風險為機遇為指導思想,才能夠做到敢為人先,領先別人。
馬雲這樣說過:“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互聯網競爭法則下,大公司不一定能打敗小公司,但是快的一定會打敗慢的——你不必占有大量資金,因為哪裏有機會,資本就會很快在哪裏重新組合。速度會轉換為市場份額、利潤率和經驗。”
正如馬雲所言,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與深化,市場競爭已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人才過去贏得競爭優勢靠的能力等,但現在,這一切都已不再是惟一的,很多時候,我們唯有搶占先機,快速行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危機來的時候,機會也來了
馬雲曾經說過:“危機來的時候,我就有一種莫名的興奮,我的機會來了。”提到機遇,人們總會想到美好的未來,充滿了向往;可提到危機,人們總是心存恐懼,恨不能離得越遠越好。然而,世事多變,沒有絕對的機遇,也就沒有絕對的危機。事實證明,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從來少不了危機的身影。
楚漢相爭之初,劉邦的勢力和項羽集團相差懸殊,麵對“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麵對兵力幾倍於自己的楚軍,劉邦可謂危機四伏,尤其是殺氣騰騰的“鴻門宴”,更可謂鬼門關。但劉邦從容不迫,冷靜應對,謀臣運籌帷幄,巧妙定計,武士臨危受命,誓死護主,在不利的條件下,一步步變被動為主動。而項羽卻剛愎自用,內部又矛盾重重,謀臣不能施其謀,武士不能效其力,一次次坐失良機,反而變主動為被動。
危機就是轉機危機不期而至,我們習慣上隻看到危機,看不到轉機。其實,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危機就是轉機。
危機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刺傷你,也能成就你,關鍵看你的態度和行動。如果你被眼前的危難嚇倒,一蹶不振,畏懼不前,那你將永遠也走不出危機的陰影。強大的阿裏巴巴就是在危機中成長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