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之神啊,請聽聽我們的聲音吧!
謹將此書
獻給擁抱我的靈魂的靈魂
獻給向我的心吐露心底秘密的心
獻給點燃我的情感火炬的手
紀伯倫
沃爾黛·哈妮
這樣的男子是多麼倒黴:他愛上了一位姑娘,並已選定她做自己的終身伴侶,將自己的汗水和心血全灑在了她的腳下,把辛辛苦苦收獲來的果實和穀物全都送到了她的手中。後來,他稍加留心,突然發現他用白日苦勞和熬夜辛苦試圖換取的她那顆心,已經無償地送給了另外一個男子,正在享受著那個男人的內心戀情,並為得到那個男人的愛而深感幸福。
而這樣的女子又是多麼不幸:她從青春幻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已嫁在一個男人的家中,那男人給她金山銀海,大禮頻贈,敬重有加,無限溫情;但是,他卻無法用熾燃的愛情火炬觸摸她的心,更不能用上帝斟滿杯的美酒醉飲她的靈魂,因為那天堂美酒來自於女人心上人的一對明眸之中。
我打青年時代就認識拉希德·努阿曼貝克。他本是黎巴嫩人,出生在貝魯特城一個古老、富裕的家庭中,祖上有著光榮輝煌的過去。他很喜歡講述父輩的榮耀曆史,在自己的生活中一直沿用著他們的信仰和傳統,效仿著先輩的生活習慣,身著西式燕尾服,簡直就像飛翔在東方天空的鳥兒。
拉希德貝克心地善良,品格高尚。但是,他像許多敘利亞居民一樣,觀察事物不看本質,而是看外部現象;不聽自己的心曲,沒有主見,隻憑周圍的聲音決定自己的情感。他隻迷戀事物虛飾浮華的外表,從不去深思眼睛看不到的生活秘密;無心去體味存在的內涵,一意去追求暫時的歡樂與享受。他屬於那樣一種人:匆匆表示自己對人和事物的愛與憎;時隔不久,對自己的表示感到後悔。此時的後悔隻能招來譏笑與蔑視,得不到原諒與寬恕。
正是這種品質和性格,使得拉希德·努阿曼貝克與沃爾黛·哈妮女士結成夫妻。那時,姑娘的心還沒有在能使夫妻生活幸福的真正愛情裏與貝克的心相親相印。
我多年不在貝魯特。當我回到貝魯特時,便去看望拉希德,我發現他體態瘦弱,形容憔悴,皺巴巴的臉上布滿愁雲,悲涼的兩眼裏透出令人痛苦的目光,無聲地訴說心力的枯竭和胸中的鬱悶。我挖空心思,苦思冥想,也想不出他枯瘦、惆悵的原因,隻得開口問道:
“喂,我說你怎麼啦?昔日你那臉上的耀眼的光華哪裏去了?伴隨你青春的那種歡樂又去了哪裏?究竟是死神將你和好友分開了呢,還是黑夜搶走了你白天辛辛苦苦掙來的錢財?看在友誼的份上,請你告訴我,你何故憂愁糾心,何因瘦弱纏身?”
他用惋惜的目光望了我一眼,仿佛回憶使他看到了昔日的美好的畫麵,旋即又被遮掩。他的聲音起伏斷續,失望與沮喪情調顯而易見。他說:
“一個人,假若失去了一位知心朋友,環顧四周,還會看到許多朋友,那麼,他是可以忍耐、承受的。一個人,倘使損失了錢財,稍加思考,便可發現憑以掙錢的活力,將用同樣活力再去掙錢,痛苦頓拋腦後,歡樂接續而來。但是,假使一個人丟掉了心靈的寬舒,他到哪裏去找,又用什麼去彌補呢?
“死神狠狠地打了你一巴掌,你會感到疼痛,但剛過一天一夜,你就會感到生命的手指在輕輕撫摩你,你會綻現出微微笑容,繼之歡歡喜喜。災難或許突然而至,瞪著可怕的圓眼凝視著你,用尖爪掐住你的脖頸,殘酷地把你摔在地上,用鐵蹄踩你一頓,笑著揚長而去;時隔不久,伸出柔若絲綢的手掌,將你扶起,為你吟唱希望之歌,讓你高興歡樂。
“許許多多的災難和痛苦伴著黑夜魔影而來到你的身邊,又隨著晨曦降臨而消失在你的麵前,你會覺得可以用你的決心和意誌把握你的希望。可是,假若你在萬物中間的命運隻是一隻鳥兒,你喜歡它,以心中之糧飼之,讓其飲你的瞳仁之光,用你的肋骨為它做籠子,讓它把你的心坎當巢窩;就在你望著你的鳥兒,正用你心靈的光芒為它的羽毛增添光澤之時,它突然逃離了你的雙手,高高飛上雲端,然後落向另一個籠子,再也無法追還。這時,你怎麼辦呢?請你告訴我,你怎麼辦呢?你到何處尋求耐心?如何遺忘得了?怎能使希望和意願再生?朋友,你來說說!”
拉希德貝克說最後幾句話時,聲音哽咽,痛苦不堪。他站起來,周身顫抖,活像風口中的蘆葦。他把雙手伸向前方,像是想用他那彎曲的手指抓住什麼東西,以便將之撕成碎片。他的血直朝臉上衝去,將他那多皺的麵皮染成了紫紅色。他兩眼圓瞪,眼簾一動不動,凝視片刻,仿佛看見眼前從無中生出一個魔鬼,來取他的生命。之後,他的麵容忽變,轉眼望著我,瘦體內的憤恨轉化為痛苦,邊哭邊說:
“那個女人呀!我把她從貧困的奴役下拯救出來,將我的金庫門向她敞開,使她穿金戴銀,衣飾華貴,出入有香車寶馬伺候,成為婦女們嫉妒的焦點。就是這個女人呀,我的心深深愛著她,我把全部情感傾注在她的腳下;我的心神深深戀著她,禮物頻頻贈送。就是這個女人呀,我本是她深情的朋友、誠摯的夥伴、忠實的丈夫,而她卻背叛了我,棄離了我,跑到另一個男人家去了,與那個人一道在貧困陰影下生活,與那個男人一起吃用羞恥和成的麵做的麵餅,喝混合著屈辱的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