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屬礦產地質工作 冶金輔助原料礦產資源勘查
發展冶金工業,需要有菱鎂礦、耐火粘土、藍晶石、矽線石、紅柱石、螢石、熔劑石灰岩、熔劑白雲岩等輔助原料礦產資源,經過三十多年的地質工作,已查清了一批礦產地,可以滿足冶金工業的需要。其中菱鎂礦、螢石、耐火粘土等還可以出口。
一、菱鎂礦資源勘查
截至一九八五年,全國探明菱鎂礦儲量27.6億噸,遼東半島與膠東半島是主要的產地。
在遼東半島,鞍山鋼鐵公司和地質部的地質隊曾進行大規模的菱鎂礦勘查工作,探明了青山懷、小聖水、楊家甸、金家堡—下房身、鏵子峪等大型礦床,普查評價了一批中小型礦床,探明儲量近23億噸,遼東半島是中國儲量最大、質量最好的鎂礦原料基地。
膠東半島菱鎂礦的成礦條件與遼東半島相似,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地質部山東辦事處掖縣地質隊和山東省冶金地質勘探公司第五勘探隊先後在掖縣粉子山、優遊山及其外圍進行了普查勘探工作,探明一個大型礦床。
二、耐火粘土資源勘查
五十年代起,冶金部門和地質部門的地質隊伍在全國大部分省、自治區開展耐火粘土資源的普查勘探工作,探明儲量近20億噸。品種有高鋁粘土、硬質粘土、軟質粘土和半軟質粘土等,分布廣泛,除青海、西藏、天津、上海等四省、區、市外,其餘各省均探明有耐火粘土儲量,其中山西、河南、內蒙古、河北、陝西、新疆、湖北、四川、雲南、貴州等省、自治區勘明的儲量較多。山西已探明儲量3億多噸,主要分布在太原、陽泉、朔縣、孝義、長治等地。五十年代中期,由華北冶金地質勘探公司探明的太原市東山軟質耐火粘土礦,是一個規模大、質量好的耐火材料基地。河南已探明的耐火粘土儲量約2.5億噸,僅次於山西,濟源縣、焦作市和洛陽市的東西兩側地區找到的28處耐火粘土礦產地中,已有11處被開發利用,其中焦作市磨石坡硬質耐火粘土礦,儲量大,礦石質量好,多為一、二級品。內蒙古的耐火粘土資源居全國第三位,探明儲量2.2億噸。一九五五年由華北地質局二○二隊勘探的包頭市雜槐溝大型硬質耐火粘土礦,以一級品為主,早已開發利用。
三、藍晶石類礦產資源勘查
藍晶石、矽線石、紅柱石等高鋁礦物是不定型高溫膨脹性高級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也是製造陶瓷的原料。
中國藍晶石類礦產普查工作始於一九七八年,有10多個省、自治區、市開展了普查找礦工作。黑龍江省地礦局第一地質調查所,在雞西三道溝找到一個矽線石礦床,探明儲量651萬噸。江蘇省地礦局第六地質隊和河南省地礦局第四地質隊,分別在江蘇沭陽和河南南陽地區發現了規模較大的藍晶石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