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當他人認為你是個可靠的人,他才可能靠近你!所以,要讓他人肯定你、接納你,你需要保持自己的“四誠”形象。
要想引起周圍人的關注和好感,你就必須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質。那麼,在周圍人的眼睛裏,哪種人格是最吸引人的呢?
美國學者安德森(N。Anderson,1968年~)研究了影響人際關係的人格品質。排在序列最前麵、受喜愛程度最高的6個人格品質是:真誠、誠實、理解、忠誠、真實、可信。它們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同真誠有關;排在係列最後、受喜愛程度最低的幾個品質如說謊、假裝、不老實等也都與真誠有關。安德森認為,真誠受人歡迎,不真誠則令人厭惡。
在人類眾多的品質中,人們最看重的就是一個“誠”字。這個“誠”字的意義很廣泛,在我看來,主要包括“四誠”——真誠、誠實、誠信、忠誠。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你越是誠實可信,人們越會認為你難得,越值得交往和相處。
美國加州的克帕爾飲料開發有限公司招聘員工,有一個叫馬布裏的年輕人到這個公司去麵試,在一間空曠的會議室裏忐忑不安地等待著。
不一會兒,有一個相貌平平、衣著樸素的老人走了進來。馬布裏禮貌地站了起來。這位老人眼睛一眨也不眨盯著馬布裏看了半天,正在馬布裏不知所措的時候,這位老人一把抓住馬布裏的手:“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謝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女兒可能早就沒命了。”
馬布裏沒有弄清是怎麼回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上次,在中央公園裏,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兒從湖裏救上來的!”老人肯定地說道。
馬布裏這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來老人把馬布裏錯當成他女兒的救命恩人了:“先生,您肯定認錯人了!不是我救了您女兒!”
“是你,就是你,不會錯的!我記得那個年輕人臉上有一顆痣。”老人又一次肯定地回答。
馬布裏麵對這位感激不已的老人隻能做些無謂的解釋:“先生,我臉上這個位置確實有一顆痣,但真的不是我!您說的那個公園我至今還沒有去過呢!”
聽了這句話,老人鬆開了手,失望地望著馬布裏:“難道我認錯人了?”
馬布裏安慰他:“先生,別著急,慢慢找,一定可以找到救您女兒的恩人的!”後來,馬布裏加入了這個公司。
有一天,他又遇見了那位老人。馬布裏關切地與他打招呼,並詢問他:“您女兒的恩人找到了嗎?”
“沒有,我一直沒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開了。
馬布裏心裏很沉重,對旁邊的一位司機師傅說起了這件事。
不料那司機聽了哈哈大笑:“他可憐嗎?他是我們公司的總裁,他女兒落水的故事講了好多遍了。事實上,他根本沒有女兒!”
“噢?”馬布裏大惑不解。
那位司機接著說:“我們總裁就是通過這件事來選人才的。他說過有德之人才是可塑之才!”
馬布裏被錄用後,兢兢業業,不久就脫穎而出,成為公司市場開發部經理,一年為公司贏得了3500萬美元的利潤。
總裁退休後,馬布裏繼承了總裁的位置,成為美國的財富巨人,家喻戶曉。後來,他談到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說:“一個人一輩子做誠實有德之人,絕對會贏得別人永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