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注重細節,方圓兼顧(3)(1 / 3)

公司立即開始更換包裝。一年後,公司的營業額增加了32%。

據稱,日本的學者、記者和商人們每每糾纏著美國人生活中甚至是最細枝末節的信息不放,其態度之頑固幾乎到了荒唐的地步。

有一次,一個在由一位美國女教師執教的英語班上學的日本年輕商人,在女教師正講解過去分詞時突然打斷她的話並問她是否穿著內衣。這位女教師開始感到很憤怒,但當她看到那位日本學生並沒有侮辱她的意圖時,心情又平靜了下來。通過交談,女教師才了解到,這個為一家日本大紡織公司工作的青年人,隻不過是在進行一個小小的現場調查。

聽到這個故事的美國人不約而同地覺得這件事很可笑,有人還對這位日本青年人的行為流露出了一絲輕蔑。但也有人認為,正是這種對美國消費者的愛好、習慣和需要所做的不倦了解——當然一般是在相對來說更科學的基礎上組織調查,才使日本工業品在美國市場上如此頻繁地戰勝美國公司。

成功者與失敗者之間究竟有多大差別?人與人之間在智力和體力上差異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大。很多小事,一個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隻是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往往是一些細節上的工夫,決定著完成的質量。

細節的成功看似偶然,實則孕育著成功的必然。惠普創始人戴維·帕卡德說,“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成就完美”。細節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就像浪花展示了大海的美麗,但必須依托於大海才能存在一樣,要把重視細節、將大事做細養成一種習慣才行。

49成也細節,敗也細節

被人所忽視的細節中往往藏著風險,在決策時如果你不先考慮好細節,那麼就有“陰溝翻船”的可能。因此決策之前,一定要把方方麵麵的問題都考慮到。

一個人急匆匆地在路上行走,不知不覺地把一條繩子掛在腳腕上。但他卻渾然不知,終於在下坡的時候重重地摔了一跤。生活中,能夠絆倒你的也許並不是什麼大困難,有時恰恰隻是一根細細的繩子就足可以讓你跌個大跟頭。如果你隻是匆忙趕路而不注意腳下繩子,遲早會被絆倒。英明的決策者往往都是既能匆忙趕路又能注意腳下繩子的人。

不少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也會碰到這種“被繩子絆倒”的情況,這是由於忽視細節造成的,因此對細節問題一定要處理得當。一旦處理不當就很可能因決策錯誤,造成嚴重的後果。蜜蜂雖小也可以置人於死地,老鼠雖小也可以讓大象斃命。在決策之前,不能仔細分析各個環節中可能會出現的細節性問題,成功的概率幾乎為零。

正確的決策源自對細節的無止境的追求。細節追求是可以衡量的,衡量的尺度,就是製定出相應的標準和規範。對細節的量化,是重視細節、完善細節的最高表現。一個沒有規則、沒有標準的決策肯定是不到位的。

河豚在日本被奉為“國粹”。河豚肉質細膩,味道極佳,但這種魚味道雖美,卻毒性極強,處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致人死命。在中國,羨美味而“拚死吃河豚”的人,據說每年中毒、死亡者都達上千人。但同樣是吃河豚,在日本卻鮮有因此而中毒、死亡的事情發生。問題出在哪裏呢?

在日本,河豚加工程序是十分嚴格的。一名上崗的河豚廚師至少要接受兩年的嚴格培訓,考試合格以後才能領取執照,開張營業。在實際操作中,每條河豚的加工去毒需要經過30道工序,一個熟練廚師也要花20分鍾才能完成。但在中國,加工河豚就跟做其他海鮮一樣,加工過程隨隨便便,烹飪過程也沒有經過太多的工序,其後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