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放低身架,抬高身價--放下身架道路寬(1)(2 / 3)

齊國有一位很窮的人,娶了一個老婆,還有一位小妾。這個人祖上也許發達過,可現在不行了,然而他的麵子可低不下來,就是在自己的老婆、小妾麵前也忘不了打腫臉充胖子。他經常會對妻妾說,經常有貴客請他赴宴,而且每次回來都裝成酒足飯飽的模樣。後來,老婆覺得丈夫的行為可疑,於是就跟在丈夫背後想一探究竟。終於她發現了丈夫的秘密,原來他每天都到東門外的一個墓地裏,跑到上墳人那裏去乞討剩餘的祭品。

原來他就是這樣參加宴會的!而每天他都跑來洋洋自得地在他的一妻一妾麵前擺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絲毫也不覺慚愧。因為在他看來,這樣才算有麵子,也就不管什麼死要麵子活受罪了。

在當今社會,要麵子的現象同樣存在,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社會階層在不斷分化之中,許多人在社會變化中失去了自我價值的判斷,他們的心理遭到了極大的扭曲,因此隻有借助於麵子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有些人即使債台高築,也要揮金如土,與他人比吃、比穿、比用、比排場。當官的比轎車、比住房、比待遇、比職級;從商的比利潤、比市場、比名氣;在操辦紅白事時,講排場、擺闊氣;在住房裝修中,比豪華氣派;在生活消費中,大手大腳,寅吃卯糧,借貸消費。其目的都是想讓他人將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以滿足自己的“麵子”。

死要麵子還會使人變得乖僻而孤獨。

有一位從事高新技術研究的人,年逾不惑,卻和同事們難以和睦相處。原因是不管在學術問題的討論上,還是在工作方案的安排上,甚至就連日常瑣事的看法和處理上,隻要別人意見與自己不合,他就覺得麵子受了損害,一點兒也不能容忍,立時發作起來,非要別人按自己的想法去辦不可。否則,他就會不依不饒,甚至惡語相加。因為他覺得自己永遠高人一等,意見必然正確無誤,別人隻有跟著走的份兒。因為他的這種毛病,凡與他相處稍久的人,無不敬而遠之。

試想,如果這樣的一個人去找別人辦事,成功的概率會有多少呢?

總之,死要麵子是應該摒棄的,否則對交際往來非常不利,甚至會嚴重危及你的人際關係。

不必意氣用事,好馬也吃回頭草

人,不應該意氣用事,尤其是在“吃回頭草”這件事上。隻要“回頭草”是最適合自己的草,是最好的草,“何樂而不吃”呢?

我們常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但是,誰知道,就是這句頗為偏激的話不知使多少人喪失了機會,在麵臨該不該回頭時,絕大多數人往往意氣用事,忍不得閑言碎語,拋不開所謂的麵子,明知“回頭草”該吃,卻不肯回頭去吃,以為這樣才是有“誌氣”。

其實,真正機敏的人在麵臨這樣的選擇時,考慮的不是麵子和誌氣問題,而是現實問題。如果一味恪守“好馬不吃回頭草”這一信條,你就缺少了回旋的餘地。

一位職業足球教練,其能力非常強,但自從他接手一支毫無進取心的球隊以後,就一直焦頭爛額。因為俱樂部高層實在是急功近利,為了獲得好的名次,老是幹涉他的工作。一些能力平平的球員憑借關係硬塞進首發陣容當中,一些已經被證明是平庸的教練也被派來“配合”他工作,他先進的足球思想和戰略戰術總是被大打折扣。

每次比賽,高層既想求勝又不讓他放開手腳,他就這樣“帶著鐐銬跳舞”,稍微大膽進攻,就被指責為冒進,好幾次都是先進了球,立即全線退守,終於被對手追平甚至反超。贏了球,成績是大家的;輸了球,他卻要承受來自媒體的指責,成了名副其實的出氣筒。

終於,職業教練的尊嚴使他不得不提交了辭呈。但在“下課”的新聞發布會上,他臉上始終帶著微笑,對俱樂部沒說半句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