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不失時機地跟對方說自己手頭上有一單好生意,說得對方怦然心動,然後提出一起合作的建議:我出1300萬,你出500萬如何?對方見有這樣好的生意,便一口氣答應了下來。於是,馮侖拿著這500萬,到銀行做現金抵押,又貸出了1300萬,隨後就用這1800萬,買了八棟別墅,包裝轉手,淨賺了300萬元,這就是馮侖在海南淘的第一桶金。
馮侖說:”做大生意必須得先有錢,你可以沒錢,但是你不能讓別人知道你沒錢。“當大家都認為你有錢的時候,就都願意和你合作,這樣,你就真的有錢了。
擺譜是一種訴說,不管是以有聲還是沉默的方式,它都在試圖將自己的強勢身份信息傳遞給別人,讓別人相信你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馮侖在中央機關工作多年,擺起譜來是得心應手。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正是這種嫻熟的擺譜技巧,使得馮侖能夠在商場上遊刃有餘,成就了日後中國房地產界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
擺譜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虛榮心,不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有麵子,而是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實際利益考慮。因為人們本能地願意給那些尊貴的、體麵的人以更大的信任和更多的機會,形成了社會地位再生產中的”馬太效應“。越富有的人得到越多,越貧窮的人卻失去的越多。也就是富有的人更富有,而貧窮的人更貧窮。
廣州東江海鮮飲食集團董事長黎永星,擁有四十多輛名車,其中一半是古董奔馳,另一半是法拉利、勞斯萊斯、瑪莎拉蒂、賓利和保時捷。這些名車都由一個主管專門負責維護,每輛車平均每年的養護費就要2萬多元。黎永星喜歡把這些名車放在廣州的東江係酒樓門前,其中最大的分店內還開設了展示大廳。在廣州,東江酒樓和名車的聯係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曾帶著一輛1909年加拿大產的古董福特參加香港的老爺車展,時任特區財政司司長的唐英年欣然試坐。這一事件讓香港的股豪門對黎永星都刮目相看。此後,他無論是與香港的飲食業同行交流,還是去香港收購當地的酒樓,都非常順利。
欲望是擺譜的催產素。擺譜的欲望就是希望在別人眼中,自己是一個尊貴的、有身份的人,希望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不斷提高,超出自己目前的身價和地位。
在人們對你做出一定的身份判斷後,就會給你相應的對待,除了在態度上尊敬你、重視你之外,還會給你更多的信任,提供更多的機會或者支付更高的價格。也就是說,擺譜是一件既有虛榮,又有實利的事。
假如你的表現讓人感覺是可信的有錢人,那麼,導遊小姐將會更耐心地為你講解,會場服務員也會把你領到貴賓室,商業夥伴更願意與你合作。如果你表現得像個儒雅的紳士,那麼在公共事務中,人們就更願意聽取你的意見,讓你做代表與領頭人。
總之,給那些看上去”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以更多的優惠,是人類的一種很奇怪的心理表現。有些時候,這樣做是出於利益考慮,希望那些人能給自己帶來好處,但很多時候他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可是人們還是願意對他們另眼相待。這或許就是人們常說的:人人都長著一雙勢利眼。
為此,有心人就會利用人們的這種心理傾向,更容易獲得自己想要的資金,做成想做的買賣,得到更多的機會。
巧妙炫耀出身背景贏得重視
對那些有著顯赫家世背景和工作資曆的人,人們總是給予更多的重視,會有更多的尊敬、信任和機會。
對個人背景(包括家世背景、血緣關係、籍貫、出生地、求學經曆、師承、工作資曆等)的重視,古今中外,都是人際交往過程中的一個奇特的現象。
身世觀念是人們血脈裏的東西。
在出版了《我的非正常生活》之後,洪晃立刻吸引了相當數量的都市金領、白領和圈內文化人的注意。大家這才知道她原來就是著名文人章士釗的外孫女、著名外交官章含之的女兒、著名導演陳凱歌的前妻,中國前外長喬冠華是她的繼父。不僅如此,她還早在1973年12歲之時,就在美國受教育,獲得學位後又在國外工作了近十五年。這些名人光環照耀下的洪晃,立馬就成了稍有點文化的人就知道、就談論的名人。
洪晃曾大聲疾呼自己絕對不是靠家庭背景吃飯。但是如果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和傳奇性的留洋經曆,試問,她的受關注程度會如此強烈嗎?
大家最熟悉的利用出身背景做文章,擺出譜來,獲得大眾認同和敬仰的例子,當數開國皇帝為自己尋找名祖先。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稱帝後,搬出了道家鼻祖老子(姓李名耳),縱觀整個唐朝,除了武則天為了顯示自己的政權的合法性、崇尚佛教之外,都以弘揚道教為己任,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家祖宗是老子似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則是抬出了朱熹尊奉為自己的先人,大言不慚地說他們老朱家是朱熹的後人。從此開始了四書五經統一天下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