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老是跟別人作承諾的人,很少實現自己的承諾,他們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承諾沒有實現,就一定要找另一個承諾來彌補,這樣將自己反複折騰,到最後什麼都沒有做成。我們對待承諾,應該像對待自己的理想一樣。如果理想是整天掛在嘴邊的,要麼就是這個理想過於簡單,根本沒有挑戰性,不成為理想;要麼就是這個理想根本沒有辦法實現,隻不過每天通過念叨來自我玩味罷了。我們一定不能將承諾整天掛在嘴邊,而應該將它放在心裏,通過自己不斷的行動來實現它。
其實,如果我們在沒有給別人任何承諾的時候,幫別人做成了很多的事情,未嚐不是一個驚喜,這種驚喜往往帶來一種感動,而這一感動往往給你帶來一生的朋友。為此,當別人請求自己幫忙的時候,自己不要滿口包票說”這個沒問題,就包在我身上“,這種承諾往往給別人很大的依賴。當時別人的壓力減輕了,但是後來承諾沒有實現,反而會誤了別人的事情。倒不妨告訴別人:”我試試吧,估計很難成。“不要讓別人對你形成很大的期望和依賴,最後你做成了,自然他會覺得你很是了不得。
人一定要學會少作承諾,多做事情。就像理想一樣,小的時候可以經常談理想,那時候年幼。等長大以後,還天天將理想掛在嘴邊,而從來不願意付諸行動,隻能被別人認為是淺薄。
擔責--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
沒有責任感的軍官不是合格的軍官,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不是優秀的員工。人生要有責任和使命感,責任意識會讓我們表現得更加卓越。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一個人若是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感。“許多年以前,倫敦住著一個小孩,自幼貧病交加,無依無靠,飽嚐了人生的艱辛。為了糊口,不得不在一家印刷廠做童工。
環境雖苦,誌氣卻不短。早就與書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他,常常貪婪地佇立在書櫥前,不住地摸著衣兜裏僅有的買麵包用的幾個先令。為了買書,他不得不挨餓。一天早晨的上班途中,他在書店的書櫥裏發現了一本打開的新書,便如饑似渴地讀了起來,直到把打開的兩頁讀完才走。翌日晨,他又身不由己地來到了這個書櫥前,奇怪,那本書又往後翻開了兩頁!他又一氣讀完了。他是多麼想把它買下來呀,可是書價太高了。第三天,奇跡又出現了:書頁又順序地翻開了兩頁,他又站在那兒讀了起來。就這樣,那本書每天往後翻開兩頁,他每天來讀,直到把全書讀完。這天,書店裏一位慈祥的老人撫摸著他的頭發說:”好孩子,從今天起,你可以隨時來這個書店,任意翻閱所有的書籍,而不必付錢。“日月如梭,這個少年後來成了著名的作家和記者--他就是英國一家晚報的主編。
這位少年之所以自學成功,是因為他酷讀善學,也是因為他遇到了一位極富有責任感的人。善良的老人傾注給他的是人間最美好的東西:溫存憐憫,愛護關懷,鼓舞鞭策。他向身處困境的少年打開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引導他步入知識的世界,為他後來成為對人類有所貢獻、為世人所尊敬的作家而承擔了自己的責任。
對生活的熱愛,對人們、對大自然、對一切美好事物的熱愛,會使一個人認識自己身負的使命以及應該去承擔的責任,從而努力對社會作出貢獻。
要將責任根植於內心,讓它成為我們腦海中一種強烈的意識。在日常行為和工作中,這種責任意識會讓我們表現得更加卓越。我們經常可以見到這樣的員工,他們在談到自己的公司時,使用的代名詞通常都是”他們“而不是”我們“,”他們業務部怎麼怎麼樣“”他們財務部怎麼怎麼樣“,這是一種缺乏責任感的典型表現,這樣的員工至少沒有一種”我們就是整個機構“的認同感。
責任感是不容易獲得的,原因就在於它是由許多小事構成的。但是最基本的是做事成熟,無論多小的事,都能夠比以往任何人做得都好。比如說,該到上班時間了,可外麵陰冷、下著雨,而被窩裏又那麼舒服,你還未清醒的責任感讓你在床上多躺了兩分鍾,你一定會問自己,你盡到職責了嗎?還沒有。除非你的責任感真的沒有發芽,你才會欺騙自己。對自己的慈悲就是對責任的侵害,必須去戰勝它。
承擔生命的責任,開創職業生涯
責任無價,責任是與生俱來、不可推卸的。做好每一件該做的事就是責任。
有一個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電話給布朗太太說:”您需不需要割草?“布朗太太回答說:”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拔掉草叢中的雜草。“布朗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做了。“男孩又說:”我會幫您把草與走道的四周割齊。“布朗太太說:”我請的那人也已做了,謝謝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掛了電話。此時男孩的室友問他說:”你不是就在布朗太太那兒割草打工嗎?為什麼還要打這個電話?“男孩說:”我隻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好不好!“多問自己”我做得如何“,這就是責任。
有一次,一個小夥子向一位作家自薦,想做他的抄寫員。小夥子看起來對抄寫工作是完全勝任的,條件談妥之後,他就讓那個小夥子坐下來開始工作,但是小夥子卻朝外邊看了看教堂上的鍾,然後心急火燎地對他說:”我現在不能呆在這裏,我要去吃飯。“於是作家說:”噢,你必須去吃飯,你必須去!你就一直為了今天你等著去吃的那頓飯祈禱吧,我們兩個永遠都不可能在一起工作了。“那個小夥子因為得不到雇傭而感到特別沮喪,但是當他有了一點點起色的時候卻隻想著提前去吃飯,而把自己說過的話和應承擔的責任忘得一幹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