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新時代(續) 知識管理的策略與方法
§1知識管理的策略
與組織戰略相結合,組織管理者隻有把知識當做一種資產來管理、利用、創造和投資,才會對知識的管理變得積極和敏銳,並熱情參與。管理者應當關心知識管理對業務發展的作用,重視它與業務的結合,把它融於組織運營的過程當中,使兩者的結合相得益彰。
(1)與核心業務相結合
如果組織脫離特定的項目對知識進行收集、分類、查詢、利用,就如同建造了一座空中樓閣,好看但不中用。如果不把知識管理與核心業務相結合,使組織項目的成敗完全維係於技術本身,知識管理就形同虛設,毫無效益可言。
(2)與組織投入相結合
在組織知識管理的投入中,最大的投資不是技術和設備的硬件投入,而是人力與時間,即對知識本身的投入。因此,組織管理者的眼光要放遠一些,硬件投入不會很快產生預期的效果,員工用於創造知識的時間和投入才與知識管理的成果相輔相成。
(3)與激勵方式相結合
知識管理需要相應的激勵機製與之配合,尤其在知識管理的初期,知識共享還沒有成為一種自然的行為,組織有必要推出相應的物質激勵、精神激勵、情感激勵措施,幫助建立知識共享的環境。
(4)與人的素質相結合
人是知識的有機載體,是知識管理活動中的主體。知識管理就是要把組織知識鏈中的智慧集中為組織的競爭力,因此,員工的知識背景、道德行為以及思想意識會對組織知識管理的質量產生影響。
§2知識管理的方法
明確企業發展需要的知識結構,才可能尋找知識的載體、獲取方法和更新的內容。組織的知識可以統分為顯形知識和隱性知識。知識具有隱含性,也具有“二相性”,對知識進行分類、組織或測度時,知識具有實體的性質;而在對知識進行創造、提高及應用的持續過程中,知識又具有了過程的性質。知識的價值具有不確定性。
(1)確定吸取知識的方法
知識管理者通常通過信息的搜尋、開放式的交流、逆向工程、競爭實戰、項目反饋、外部參照等方法係統地獲取外部知識,並以文檔、數據、表格等形式表示顯形知識體係,以經驗、體會和突破性的思想、觀點等形式表示隱性知識體係。知識獲取的過程同時也是知識更新的過程,更是一個時刻變化、永無窮盡的過程。
(2)鑒定知識契約
在相當多的組織中,許多問題尚未明確,比如:員工的知識可否被組織擁有或租用?誰目前擁有或曾經擁有員工的知識使用權?當員工為客戶提供服務時,他們的知識屬於誰?一般認為,組織文件和信息係統中的知識屬於組織,可以和員工共享,然而,當員工流向新的組織或臨時員工引用這些知識時,知識這時又屬於誰呢?知識作為組織中一種寶貴的資源,其產權問題將是知識管理中的一個關鍵問題。
(3)共享知識
組織通過培訓、通信、媒體交流、工作會議等方式進行知識的傳遞和共享。知識共享能夠為組織節約開支,並創造出巨大的財富。
(4)創新知識
創新知識的典型方法是盯住市場開展常規的研究與開發,另外,參與項目、參照外部對象等也是創新知識的重要方法。創新過程通常要經曆由直覺類的隱性知識到圖形類比類的較明確知識,再到文檔數字類的文件知識,最後到運用文件知識產生隱性知識的過程,這是知識創新的本質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