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次,盛田昭夫和太太良子到美國索尼分公司,參加成立25周年的慶祝活動,夫婦特意和全體員工一起用餐。然後,又到紐約,和當地的索尼員工歡快野餐。最後,又馬不停蹄地趕到阿拉巴馬州的杜森錄音帶廠,以及加州的聖地亞哥廠,和員工一起進餐、跳舞,狂歡了半天。盛田昭夫感到很開心,很高興,員工們也為能和總裁夫婦共度慶祝日感到榮幸和自豪。
盛田昭夫說,他喜歡這些員工,就像喜歡自己的家人一樣。
依靠索尼高層管理者的這種親和力,公司員工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合作力量,並借著這麼一支同心協力的隊伍——他們潛心鑽研,固守崗位,自覺負責,維護生產,不為金錢追求事業,勇於開拓他鄉異國銷售事業,先鋒霸主索尼公司才能屢戰屢勝,一步一個腳印,在高科技優先產品開發上把對手一次又一次地甩在後麵。
【事典啟悟】
盛田昭夫雖然掌管著一個企業的最高領導權,但他並不因手中的權力,擺出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盛氣淩人的樣子,以顯示自己的威嚴和地位,或強迫人們聽從他的命令指揮,而是以溫和謙遜、待人接物彬彬有禮的儒雅之氣贏得了大家的尊敬和信賴,使人們心甘情願地為他做事,這種巨大的感召力隻靠手中的權力是無法維係的。
13依附小人必遭禍患
【原文】
小人勢不惠人也,趨之必禍焉。
【譯文】
小人有勢力了也不會為旁人做什麼好事,如果想去依附他,一定會遭受禍害。
【釋義】
在官場、商場等名利場上存在不少投機鑽營的小人,小人們盡管長相不一樣,智商有高低,但心眼兒一般小,心腸兒一般黑。如果你盲目地有求於他們,他們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很可能會嫁禍於你。
【事典】
有著皇帝夢的袁世凱是一個詭計多端、極其陰謀狡詐的兩麵派小人,他左右逢源,趨炎附勢,不管風向哪麵吹,他都會順風而動。他先是趨奉李鴻章,得到仕途上的保障;在康有為革新派受歡迎時,他便四處鼓吹“維新”;在看到慈禧舊勢力派仍舊堅不可摧之時,便搖身一變出賣了維新派。
先是康有為的“公車上書”在朝野內外造成很大轟動,袁世凱覺得“康梁”的維新變法主張很可能會得到光緒皇上的大力支持,發展勢頭不可低估,於是,便想方設法靠攏康有為,在飲酒席間表現得對維新思想欽佩有加,還異常親切地稱呼康有為為“大哥”,並出巨資支持維新變法運動。此外,他還向康有為大談特談自己以往的“英雄壯舉”,就這樣很快博取了康有為的好感,維新派將其看做是誌同道合的朋友,並對他寄予了無限的希望。
戊戌政變前夕,光緒與慈禧之間關係發展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光緒皇帝向維新派求救說“朕位幾不保”,康有為與譚嗣同等得知這一消息後抱頭痛哭,但也是幹著急沒有辦法。
當時維新派想起了握有一定兵權的袁世凱,於是,譚嗣同等人以極其懇切的言辭向袁求助。那天夜裏,譚秘密會見了袁,開門見山地問道:“以將軍看,皇上是怎樣的人?”
袁說:“皇上是曠代聖主。”
“今日皇上有難,可以救皇上的,隻有你一人了,如果你想救皇上,那就再好不過了;如果你不打算救皇上,幹脆去老佛爺那告密,那樣,你就會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袁世凱聽了假惺惺地裝出一副很生氣的樣子,提高了嗓門說:“青天在上,不敢辜負天恩”“聖主乃吾輩所共事之主”“但能有益於君國,必當死生以之”,譚嗣同見此,便把“誅舊黨”“殺榮祿”的方案和盤托出。
袁世凱迎合說:“隻要皇上在我的軍營裏,殺榮祿就像宰條狗一樣容易!”譚嗣同見此,就把營救光緒的計劃詳細地和袁世凱說了一遍,然後離去了。
沒想到的是袁世凱轉身做出決定,連夜乘火車去天津向榮祿告密,徹底出賣了維新派,同時建議“欲破奸謀,衛慈聖耳”。
慈禧太後得知情報後將光緒皇帝囚禁在瀛台,自己重掌大權,同時下詔,取下“六君子”的人頭,這就是曆史上的戊戌政變。袁世凱經過這次政變為慈禧太後立了大功,獲得四千兩賞銀,後又榮升為工部左侍郎和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更加飛黃騰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