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資料庫(1 / 2)

範東感覺到有人走到近前,抬頭一看,一張白玉無暇的臉龐出現在眼前,正是昨晚的訪客周怡晨,於是友好的笑笑,打個招呼:“周小姐也在這裏看書?”

周怡晨淡淡說道:“東大哥對我母有救命之恩,稱我小晨便好,東大哥也在這裏看書?”聲音說不出的清脆悅耳,隻是有些清冷。

範東點了點頭,周怡晨帶著一絲疑問,耐心講解起來,“東大哥這樣看書的話能有多少效果?看書應該先通讀一番了解作者大意,再逐行細讀文中精華,後而每字細嚼以解心頭疑惑,這樣下來一本書方可領略十之七八,似東大哥這樣看似飛速怕也隻是徒耗時間而以。”

範東一時哭笑不得,不成想又被說教了,也解釋道:“周……小晨你說得方法挺好,不過我看書喜歡先記在腦子裏,閑暇之時再慢慢回想品味。”

周怡晨吃驚道:“你是說,你已經把書全部記下來了?”此時周怡晨眼睛睜的老圓,倒是顯得可愛極了。

範東點點頭,周怡晨見狀心裏起了波瀾,自己也算家學淵源,自幼便博覽群書,一段文章看個兩三遍便能背誦出來,從小被外公誇讚聰慧,現在有個人隻把書翻動一遍便稱記下了,傳說中的過目不忘也沒有這麼神奇,便不服氣的說道:“那我考考你?”

範東見此時的周怡晨揚頭眉咬著牙,倒有幾分嬌憨的味道,也笑著點了點頭。

周怡晨想起第一次見麵時範東便是在文學類書架前翻書,美目一轉,便問道:“那我問你,為什麼方回編選的《瀛奎律髓》將陳子昂稱為‘唐之詩祖’?”這便是有意為難一下範東了,偏出一些冷門的題目,不是專業研究中文的根本不清楚。

範東略一思索便答道:“陳子昂,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為陳拾遺。宋劉克莊《後村詩話》稱唐初王、楊、沈、宋擅名,然不脫齊梁之體,獨陳拾遺首倡高雅衝淡之音。一掃六代之纖弱,趨於黃初、建安矣。《新唐書陳子昂傳》說,唐興,文章承徐庾餘風,天下祖尚,子昂始變雅正。”

範東說著,還背誦起陳子昂的詩作《登幽州台歌》,一首詩餘了,周怡晨已經張大了嘴,不停的作吞咽狀,顯是吃驚不小,隻驚呼:“你……你真的全記下來了?”

範東看著周怡晨的可愛表情,完全不複剛才古井無波的樣子,心中也微微有些得意,衝著周怡晨微微頜首。

周怡晨努力消化著眼前的震撼,過了良久才平複下來,忽得衝著範東展顏一笑,柔聲說道:“東大哥真的好厲害,小妹這裏有一事相求,東大哥你一定要幫幫我。”說著當先引著範東向閱讀區走去。

範東從來沒見過周怡晨笑過,一笑起來當真顧盼生輝,如冬日裏暖陽映射下一枝清風四溢香的百合,看著讓人那麼的溫暖,那麼的服帖,那麼的神清氣爽,如沐春風……腳下也不自覺的跟著。

閱讀區裏周怡晨讓範東坐下,自己坐一邊,掏出了本子才喜滋滋的說道:“導師布置了一篇論文,我正查資料呢。現在有了東大哥的寶貴肚子,我再也不怕了!”說完目光灼灼的看著範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