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九章 身心合一(1 / 2)

這就是正一教的傳承儀式,大派注重傳承,一冊金書,每一個弟子都記行清清楚楚,即使在外意外隕落,連隕落的原因都查得清清楚楚。

傳承大典事畢,洞雲顯然很是高興,拉著範東入內喝茶,範東剛閱過正一教的典藉,也正好有事相詢,待兩人分坐,便迫不及待地問了出來:“師兄,我正有疑問要向師兄請教,還忘師兄告之。”

洞雲嗬嗬笑道:“請教不敢當,師弟的成就已是極高,貧道可不敢張狂,可以相互討論,自古以來,談玄論道,人生樂事。天下修行,皆是殊途同歸。”

範東便毫不客氣地問道:“師兄,我想知道師兄對神靈有何看法?”範東遍閱典藉,道教對神靈劃分極為嚴密,三清四禦五老……等級明確,但範東的修行隻是感天地宇宙之精神,所以問了出來。

洞雲摸了摸胡須說道:“道教論及諸神,有三般:一是天生神靈,此類神靈在我看來可以說雖存在,但不必理他,他們不問人間世事;二是山川社稷風雨雷電等神,這類神靈不過是假言而存,偶有意識,不過人類自身所賦予,為崇拜產物,此是一大類法術的基礎;三是自身之神,自身功能顯現,這三般神靈,則是意識精神世界一個部分,道教在世俗的人眼中,是為宗教,而在我等修者眼中,不過是弄假成真。”

範東似有所悟,難怪內修之人皆不問神靈,感歎地說道:“果然是道無鬼神,獨來獨往。”

洞雲點點頭說道:“道不問鬼神,而道教為宗教故,借鬼神而教化,世間的事說白了,唯自然耳,鬼神則不過是自然的一部分,天地之間,人與天地並為三才,人的尊榮並不在神靈之下。”

“師兄拜神否?”範東問這話時倒無一絲之不敬,因為洞雲不僅是位宗教領袖,還是一名修行者,範東這是在問道。

洞雲微笑抬頭說道:“我當然拜神,不僅拜神,而且拜祖師,我在拜他們時,心中沒有一絲雜念,很虔誠,拜神如神在,這不權是一個天師的職責,而且也是一個修者應盡的本份,同時也是和光混俗。”

這話在別人耳中聽著也許很是茅盾,洞去也同意道無鬼神,自己卻又很是虔誠地在拜鬼神,在範東聽來卻很好懂。

洞雲也說了,拜神如神在,這是他的真實寫照,也是每個人應該做到的,作為一個人,認真做好每件事,不僅從形式上做好,而且從內心認可,不然做不到盡善盡美,作為道教的天師,這是他的本份,他作為一個修者,也知道修行的本質,所以你認為他是矛盾的,事實上對他來說,兩者並行不悖,所以他說自己和光混俗。

修行中往往追求得一,範東現在身心一體,就是一種得一,金丹成就,就是身心一如,金丹成就後,為什麼我命由我不由天,就因為物質與精神對立消失了,兩者混而為一,生命層次完全與常人不一,好似回到生命的開始,當然,是更高層次的回歸,而不是那種低層次溯回。

而蔡湘芸現在的情況就是肉身雖然完好,但蔡湘芸的精神意識認為自己已經死亡,回歸到了精神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陰曹地府,範東現在要做的就是找到精神界的入口帶回蔡湘芸的意識。

想明白這些,範東認為自己這趟來到龍虎山已經達到了目的,也就含笑說道:“談性以盡,多謝師兄指點,我俗世中還有事,不比師兄清淨無為,就先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