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淨虛的聲音也告響聲,神怡氣靜地誦念著:“冰寒千古,萬物尤靜,心宜氣靜,望我獨神,心神合一,氣宜相隨,相間若餘,萬變不驚,無癡無嗔,無欲無求,無舍無棄,無為無我!”
伴著淨虛的念誦,一陣祥光籠罩,聽到耳中,頓覺心情平靜下來,明靜身上的絲絲黑氣逐漸的削減,也漸漸的平靜下來。
洞雲也低聲誦道:“堅誌不爭空,真明萬慧通,得道不爭空,混塵眾垢容。大悟不爭空,至明萬事容。世外不爭空,身青如萬鬆。”
聲音悠長深遠,這下不隻明靜,連場下眾修行人也低頭沉思不語,修行之人本與天爭命,這本來就是一種爭,但老子也說“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
何謂不爭,不是說讓你放棄,如果你放棄,那麼修什麼道!現實之中,你如果隻是退讓,這不是不爭。不爭要義在後麵,是天下莫能與之爭,你執大勢,不與人爭,大勢成,與你爭者,不過是螳臂擋車。修道者,當執大道,自然浩浩蕩蕩,別人與你爭的念頭都不會生,這才是真正的不爭。
良久,明靜臉上黑氣淨去,麵容之上也一片祥和之色,誠心正意地說道:“太上長老,弟子有罪。”
淨虛當即喝道:“我青城九行二十七戒,可知你犯哪一條戒律嗎?”
明靜也老老實實地回答道:“行無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動,行知足。弟子所犯三讓,戒勿與人爭,曲直得失,避之。”
淨虛頜首道:“既犯戒律,不可不罰,我青城當為天下修行人之表率,嚴明律典,明靜卸任宗長一職,封禁法力,麵壁思過,不破心魔,終身不出,陳俊琦廢其修為,逐出山門。”
淨虛宣判完畢,明靜當即垂首打揖道:“尊太上長老法旨。”
而陳俊琦早在異變發生之時就躲下台去,此刻聽聞自己被逐出山門,幾十年苦修的一點法力也要被悉數廢去,臉色頓時灰敗了起來,兩眼無神的委頓在地上。
而場下的修行之人也一陣嘩然,沒想到淨虛處罰如此之嚴厲,一個被廢修為驅逐門牆,一個封禁法力終身不出,都低頭回味淨虛如此處罰的用意。
星相派掌門陸元青低頭思悟半天,才悠然地說道:“我明白了,祺祥,回山門之後你就去靜室麵壁去吧,修行之人更應嚴明自身,時時自醒。”
嚴祺祥一聽臉都搭拉下來,本來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都約好去烏娜家鄉去玩,沒想到師傅又舊事重提,苦著臉說道:“師傅,這事不都了解了嗎?為何還要罰徒兒?”
陸元青板著臉說道:“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不問結果隻問你的本心,知對而行就是善,知錯仍為就是惡。對你的處罰是希望你能做回本心,而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修行之人掌握著別人沒有的力量,市俗間的法律很難管得了這群人,所以紅塵內外必須有界限,這就要求每個修行之人都必須有自覺責任心和自省的意識,不能如市俗一般,為惡利己隻要不被揪出來就做,可能被揪出來就不做。
比如自古官場被查出來地都是萬人唾棄的貪官汙吏,沒查出來的都是人人逢迎的顯要尊貴,天壤之間隻有一線之隔。修行就是要去掉這一線之隔,做回自己的本心而不是做給別人去看。修行之人做回本心隻是一個出發點,然後才能真正去拷問對錯,修磨心性,感悟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