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號,這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或者說,對於中國考古界來說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
因為就在昨天在李昌順教授的帶領之下,中國考古研究所順利地發現了中華文明始祖伏羲式的一個遺跡,並且在裏麵發現了大量的東西。
這對於研究遠古人類文明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史料記載,伏羲乃華夏文明之父,對於華夏文明的發展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他所發明的八卦對於後世的各個方麵都有著極其大的貢獻。
曆史上關於伏羲的傳說比比皆是,但是那也僅限於傳說中罷了,關於真正的伏羲,關於那個時代的一切,人們還是知之甚少。
甚至在傳說當中,關於伏羲有兩種說法,其一是神話當中的伏羲,存在於二十萬年之前,其二是中華文明的始祖,而關於伏羲的爭論在曆史上也是喋喋不休。
因為關於上古文明的記載實在是太少了。
而這次發現的這個伏羲古遺址,對於現代人研究那個時代將會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李昌順教授窮其一輩子都在研究華夏的遠古文明,盡管他已經七十多歲了,但是在發現這個伏羲古遺址後,他不顧自己的年老體衰,不顧旁人的好心阻攔,全身心地戰鬥在考古發掘前線,甚至比那些二十來歲的年輕小夥子還要興奮。
挖掘了一陣之後,李昌順覺得有些氣短,畢竟他已經上了年紀了,七十多歲的人了,在古代已經是古來稀了。
“教授,您先休息一會兒,喝口水,接下來就交給我們這些年輕後輩幹吧。”古義伸手給李昌順遞來一瓶水。
李昌順心情很好,接過這個自己最為滿意的學生遞過來的水,狠狠地喝了一大口。
“古義啊,要是我再年輕個二十歲,不,年輕個十歲,你們這些年輕人啊,肯定會被我狠狠地落在後麵,你們這些年輕人啊,實在是太差勁了。”
麵對老師的調侃,古義一點也不生氣。
“老師說的是,要知道外麵可稱呼老師為考古狂人呢。”古義笑道。
李昌順左手撫須,老懷寬慰。
“有發現,有重大發現。”
前方正在發掘的考古研究所的人大聲疾呼。
“發現什麼了。”
李昌順驚喜不已,連忙將手中的水瓶往地上一扔,然後就快步跑了過去。
“老師,您慢點,您慢點,小心腳下。”
看著老師那蹣跚急奔的樣子,古義連忙大呼,並且跟了上去。
李昌順跑到發掘地,隻見幾個年輕研究院小心翼翼地從坑裏麵搬出一個四方的盒子,因為上麵堆滿了塵土,所以一時之間倒也看不清這究竟是個什麼東西。
小心翼翼將東西搬上來之後,李昌順教授小心翼翼地用專業設備將上麵的塵土一一清除,他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畢竟這極有可能是萬年前的東西,極為珍貴,要是一不小心給弄壞了,那無論是對於考古界,還是對於人文界,那將是一個極大的損失。
盒子上的灰塵慢慢被清理幹淨。
當盒子完完全全呈現在眾人麵前的時候,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由瞪大的眼睛。
這是一個極其精美的紫檀盒子,盒子上九條天龍爭相纏繞,既霸道,且精美。這紫檀盒子上麵覆蓋著一層蠟,也正是因為這層蠟的存在,才讓這個盒子保存至今,沒有被損壞。
在場諸人無不震驚,按照他們的理解,萬年前的伏羲式應當還處在石器時代,怎麼可能會有這麼精美的紫檀盒子存在。
古義目瞪口呆地看著那個紫檀盒子,情不自禁地就想伸手去摸。
就在他的手即將觸摸到那個盒子的時候,李昌順猛然一掌將他的手給拍開,憤怒道:“你動什麼動,這可是萬年前的古物,萬一弄壞了,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雖然被怒斥,但是古義卻一點生氣都沒有,他知道自己的這個老師雖然平日裏跟他們這些學生沒大沒小,一點也沒有架子,但是對於考古研究是極其的嚴格,甚至說有些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