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燈會《中》(2 / 2)

大家眼見總督大人要離開了,也不再瞧熱鬧,不過既然大人來了,其他地方的鄉紳不說,這些地方的有名的商賈自然要讓這總督大人高興,伍國瑩現在作為全國的首富官場上下的功夫自然不少,想著富勒渾當初在福建為官的時候便有來往,自從富勒渾調離福建以後便一直沒有機會接觸,現在好不容易有了機會伍國瑩怎麼會放過這個拉近總督大人的機會呢?當即道;“這有間酒樓小民也去過,飯菜的味道確實是不錯,不如讓小民做東陪大人走一遭怎麼樣?”

“誰不知道伍老板富甲一方,有伍老板做東自然是再好不過了?”這伍國瑩是個識相的富勒渾富大人是知道的,想他現在雖然不在福建廣東那邊做官,這伍家每年的例錢他確實絲毫沒有少收過,看來是伍家的孝敬起了作用,這位總督大人似乎比較喜歡買伍國瑩這個麵子。

魏國恩見伍國瑩開了這個口,他也不好意思在扶了伍國瑩的意思,反正以後也有機會再請不遲。

“那個…李塵…你也隨本大人一起去。”

“是。”

錢塘 有間酒樓

這次隨著富勒渾來到酒樓的除了錢塘的官員意外,還有的就是伍國瑩、魏國恩、李塵。這一屋的幾個人在錢塘縣大哥噴嚏都足以讓錢塘風雨齊至。其他的人自然不必說,李塵現在在錢塘縣的名號也算是及其的響亮,小小的年紀就有如此作為,誰敢保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的時間李塵的成就會比在場的任何一人低?

雖然今天來的人物不小,但是飯菜吃的確實很簡單,時間也不是很長,在場的諸位盡管中間存在著利益關係但是利益的衝突卻並不大,所以飯菜上大家又說又笑的,整個過程進行的自然是和諧美好。

喝醉的總督大人富勒渾不由的羨慕起李塵來,提到當初在金鑾殿上,阿桂大人是怎麼樣稱讚李塵的,和珅和大人又是怎樣讚揚李塵的,說起來那更是眉飛色舞情不知所起。不由得為大家重現了當時金鑾殿麵君的過程。

時間再回到今年十一月份,富勒渾和各地總督大人一同進京麵君的地方是在太和殿,太和殿俗稱“金鑾殿”。明永樂十八年)建成。初名奉天殿,明嘉靖時改名皇極殿,清順治時始稱太和殿。清康熙三十四年)重建。為重簷廡殿式,房55間,72根大柱,其中六根是纏龍金柱,是宮中最高大的建築。

太和殿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大典的場所。皇帝的登極、大婚、冊立皇後和每年的春節、冬至節、皇帝生日以及公布進士黃榜、派將出征、宴會等大的慶典活動都在這裏舉行。每逢大典之日,從太和殿至天安門外,設有龐大的儀仗,太和殿前簷下設中和韶樂,太和門內設丹陛大樂,王公立於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齊集於丹墀內陳設“品極山”的禦道兩旁。皇帝出宮禦太和殿,午門鍾鼓齊鳴,殿廷樂隊相繼演奏,殿內外香煙繚繞,氣氛莊嚴肅穆,以顯示封建帝王的專貴和威嚴。

那天早朝之後,乾隆皇帝按照慣例是要接見各地總督的,當時在旁陪伴接見的乃是阿桂和和珅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