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四十八年臘月二十三,今天是乾隆四十八年的最後一次朝會了,整年的財政收入也要在今天做最後的彙報,戶部尚書和珅念著自己手中任你任何人都看不出來的偽造數據,自信滿滿的,自從乾隆四十五年和珅提出議罪銀製度擔任戶部尚書以後,大清朝的財政收入有沒有增加除了和珅意外沒有任何人知道,但是皇帝內務府的銀子卻在成倍的增加,單說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沿途建造了30個行宮,80歲時舉行了萬壽大典,竟然沒有動用國庫裏的一兩銀子,全係“議罪銀”開支,並且內務府還有剩餘。當然這其中也有其他的銀子來源,我們下文再說,單說這個議罪銀製度是清朝乾隆年間由和珅提議設立的一項以錢頂罪的製度,即根據官員犯罪情節的輕重以多少不一的銀子來免除一定的刑罰,此法出台後,立即受到貪官汙吏的歡迎,同時也招致一些直吏的質疑,但是無論如何現今內務府的銀子確實增加了不少。
和珅一邊彙報這情況,一邊觀察者乾隆皇帝的臉色,今天從早朝到現在乾隆帝一直是愁眉苦展,也不知道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和珅從早朝開始變想著早點結束這該死的早朝,和乾隆私底下培養一下感情。
清朝的財政報告沒有過多的冗雜之處,整個就是一大串的連續的數字,每個省份的財稅啊,支出啊,介紹一個大體的就行,除了那些不開眼的直陳意外沒有人敢說半點不是,和珅現在雖然在軍機處子裏不是最老的,但是作為乾隆麵前的紅人現今確實沒有人敢招惹和珅,這並不是不敢,而是沒用,無論再大的事情等到懲罰的時候有了議罪銀製度,這對和珅來說壓根就不是一回事,毫不客氣的說,現在的和珅窮的就剩下錢了。
等到整個朝會結束的時候已經接近午時了,今天也像往常一樣,剛一下朝乾隆便把和珅叫到了養心殿。
和珅一向心思慎密,路上一邊走還一邊向乾隆身邊的總管太監王成打聽道;“王公公,今天皇上這是怎麼了?”和珅一邊說,一邊說一邊把早就準備好的五百兩銀票塞在了王成的袖頭裏。
“和大人?你這是幹什麼?我們都是老相熟的人,怎麼煩勞大人這麼破費?”王成拿起銀子看了一眼,標準的五百兩,和往日的慣例一樣,這和大人一向出手闊綽。
“王公公哪裏話,這都是請大家喝酒吃肉的零花錢,王公公的那份改天到我府上了,我在給王公公備上。”和珅笑著道。
“那如此謝和大人了。”
“公公還是先說事情吧?待會到了養心殿再說就來不及了。”
“哎,這件事情還要從敦妃…哦,現在應該叫敦嬪了。”
“敦嬪?”和珅納悶道,和珅清楚的記得那個長相貌美的敦妃王氏,敦妃,滿洲正白旗人,都統四格之女,生於乾隆十一年三月初六,比乾隆小35歲。乾隆二十八年八月十八入宮為永常在,時年十八歲。三十六年正月二十七日晉為永貴人,同年十月初十為敦嬪,十一月舉行冊封禮,三十九年九月晉為妃。乾隆四十年乾隆帝65歲時,她在翊坤宮生下皇十女,深得乾隆喜愛。和珅愛美,對皇帝的女人也是觀察了又觀察,,自然乾隆的每個妃子自然都逃不過和珅的法眼,這叫做隱形投資,和珅深諳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