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不僅素以魚米之鄉、風景秀麗著稱,重文也是江南的傳統之一,這也鑄就了部分江南人的文化性格,江南文化算是一種情義綿長的代表,被廣為傳頌的才子佳人等佳話則是對文化底蘊的另一讚美,白牆青瓦小橋流水式的經典江南建築風格也別有一派恬靜內秀的韻味,鹹鮮潤甜的精致菜肴也可以作為部分江南的一種代表。
江南美景更是數不勝數,描寫江南景色的詩句更是流傳千古。“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寫盡了揚州的美景與美女。一首“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更是把江西的景色描寫的淋漓盡致。“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毋庸置疑,有著“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美譽的南京自然是江南的代表。”山陰路上桂花初,王謝風流滿晉書“,道盡紹興的詩情畫意和千古風流,堪稱最有深度和底蘊的江南城市。“岐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卻是杜甫描寫的長沙的情景交融之句。
除此之外,蘇州; 拙政園 、留園、 網師園,揚州 瘦西湖園林 、個園,南京 瞻園、 煦園,紹興 沈園、西園 ,蕪湖 翠明園,無錫 寄暢園 、蠡園 ,常熟;燕園 上海; 豫園,杭州; 郭莊 。每一處都道盡了江南獨有的文化特色。更有融合了自然和人工奇跡的江西省南昌市的滕王閣、湖南嶽陽市的嶽陽樓和湖北武漢市的黃鶴樓的“江南三大名樓”。
江南的景色不盡絢麗,美食更是不遑多讓,尤其是江南小吃更是聞名遐邇。小籠包、桂花藕、東坡肉、梅幹菜、大閘蟹,每一道佳肴都是集江南人民智慧和勞動於一身。
江南除了上述之外,更是一個水鄉,周莊;江南第一水鄉。四麵環水,咫尺往來,都需靠舟楫。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河埠廊坊、過街騎樓、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烏鎮地處浙江省桐鄉市北端,是江南四大名鎮之一。它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曆史的古鎮,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有著“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烏鎮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築因素,體現了“以和為美”、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古鎮的空間魅力。婺源;“一顆鑲嵌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的綠色明珠。著名景點有婺源之源,森林水世界---臥龍穀;天上人間,梯田人家---江嶺;徽建典範,民間的“金鑾殿”---百柱宗祠;偉人故裏,風水門庭(江澤民主席的祖籍地)---江灣;天人合一的生態家園---曉起;徽雕藝術寶庫—-汪口;小橋流水人家---李坑;儒商第一村—-思溪延村;吉祥美麗的宋代廊橋---彩虹橋;夢裏鄉村---嚴田古樟民俗園;國家森林公園---靈岩洞。每一處都透露著江南的秀氣,孕育著艱難人獨特的人文曆史環境。
說起江南的文化,那更是讓人眼花繚亂,烏篷船——幾乎已經成了一種地域的象征,烏篷船配上氈帽,更兼雙腳劃漿,手中甚至還擎著一隻酒碗——能在水中如此自由而又有這種特色的,大概誰都會立即想到紹興。輯裏絲——江南絲中極品。江南古鎮南潯,地處太湖與運河臂環,水碧似染,舟船如梭,湖泊河流占據小鎮麵積一半以上。青花瓷——元明清三代之國器中國是瓷器的國度,而元明清三代以來瓷器中最為著名者,乃是創自江南景德鎮的青花瓷。在景德鎮這塊丘陵盆地中,徽文化和贛文化曆經千年交融,最終孕育出聞名於世的青花瓷。 龍泉劍——鐵英淬鑄的冷兵君子。 藍印花布——鄉野的氣韻,輕軟飄逸的藍印花布,與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綠柳紅桃,及淡淡的茶煙氤氳、輕輕的弦索彈唱,一起構成江南水鄉的獨特風韻。 油紙傘——消失的精致,江南多雨,一年之中,有—半日子都在雨水裏泡著,元代詩人虞集對此曾下過結論,叫做“杏花、春雨、江南”。 黃泥螺——此味隻應江南有,泥螺取食,以三個季節為佳,桃花開時,殼軟味美;梅雨時,脂膏滿腹,適合泡黃酒,浸個—兩宿,“膏溢殼外,瑩皆若水晶”;中秋時,泥螺雖已肉硬膏少,味道不及桃花泥螺,卻粒大脂豐,醃食別有滋味。龍井茶——一杯清茶有山水。紹興酒——鑒湖水的精華,紹興酒發源於中國,是中國最古老的酒種,也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紹興酒有元紅、加飯、善釀、香雪、太雕等多個品種。元紅又名“狀元紅”,因酒壇外表塗朱紅色而得名,是紹興酒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種。
這一切的一切都對乾隆這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有著無窮的吸引力,所以要是真的想要認真的討論的乾隆下江南的真實原因,我怕用我這一生都難以尋求真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