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巨變《中》(1 / 3)

“孔子曰;“故田野縣鄙者,財之本也;垣窌倉廩者,財之末也;百姓時和、事業得敘者,貨之源也;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開源節流節流不僅運用在國家方麵對我們商業也有巨大的指導意義,自古以來節流者比比皆是,但是開源者屈指可數,所以在我們這些人心中對於開源提不起足夠的重視,對於我們來說開源無非在於增加消費者,有間酒樓之所以造成這種情況的最重要的原因便在於消費者的減少。”

李塵又道;“想我大清朝千千萬子民為何養不起一家酒樓?這個問題值得引起深思,在我看來就在於有間酒樓的消費太高,一下子便刷下了絕大部分的消費者,而且有間酒樓現在除了錢塘杭州、蘇州三家點來說實在是太少了,所以在我看來想要擴大有間酒樓的消費者,第一是降低有間酒樓菜價,薄利多銷,令者就是擴大店麵,把有間酒樓開到江蘇以外的省份甚至是京城,然而讓有間酒樓一下子開這麼多點是有點困難。當然,這些我能想到的大家必然也能想到,我要重點講的是運用讓利開擴大消費者。這也是我想要著重告訴各位的。”

隻見李塵頓一頓道;“讓利也許眾位還不了解,簡單的說就是把利益的群體在擴大點,俗話說‘一人富不如百家富’我對有間酒樓的建議就是把有間酒樓的菜的製作方法部分的賣出去,充分的運用大清朝的所有資源來擴大有間酒樓菜品的銷售,即我們提供技術,讓其他的人來銷售,這樣我們以後的重點就放在對菜品的開發上。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擴大消費者。”

“師傅?我們買配方之後有間酒樓之後買什麼?這樣擴大競爭者不是對我們酒樓的影響更大嗎?”張嶺作為有間酒樓的最深層次的接觸者對於有間酒樓的運營模式再清楚不過了。

“嗬嗬,此話差矣,我們開有間酒樓的目的是什麼?”李塵反問道。

“這個...”張嶺一時語塞,在張嶺開來開間酒樓不就是為了掙錢嗎?李塵怎麼會問如此簡單的問題。除了張嶺以外在坐的眾位何嚐不是這麼想?

“你不說我也知道你怎麼想,但是我告訴你,我們開酒樓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我們從小便看《弟子規》上邊有這樣一段話‘己有能,勿自私,人有能,勿輕訾。’在我看來我們開酒樓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盈利,我們要有更崇高的誌向,己有能,勿自私,既然我們有了這樣的本事我們為什麼不教會別人呢?而且在我看來一個真正的智者,真正的廚師是不會為了盈利而做菜而是要為了做菜而做菜。張嶺,我說的你可懂了?”

“徒弟愚鈍,請師傅明示。”張嶺恭敬道,現在張嶺才真正的感覺到李塵的強大,能把做菜提升到這種高度。

“在我看來,開店盈利隻是做廚師最淺層次的一層,在我看來當一個廚師達到衣食無憂的地步之後接下來做的便是讓更廣大的民眾品嚐到自己的飯菜,做到己有能,勿自私。而且做廚師要追求一種一種理想,永不滿足自己做的飯菜,要時刻為了菜的更加甜美而做菜,當然到達這種境界之後遠遠依靠自己的本事是不夠的,就要做到開門收徒,鑽研學問,俗話所’眾人拾材火焰高’這樣才能使得菜品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給人民帶來最大程度的消費意念,以此繼續擴大消費者群體,這樣形成一個死性循環,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使我們的商業得到最好的發展。”李塵解釋道。

“那這樣我們一家獨家經營研發不是更好嗎?”張嶺問道。

“好是好,就怕我們沒有這樣的能力,即使有一天我們有了這樣的能力,那朝廷必定視我們為眼中釘肉中刺,到了那個時候有命掙錢還有命花錢嗎?俗話說法不責眾,我們此舉的目的就在於讓更多的人站在我們這邊,這樣做一方麵是降低朝廷對我們的威脅,另一方麵是讓讓朝廷對我們有所顧忌。”李塵解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