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世界是圓的《3》(1 / 2)

“陳兄?你難道還還看不透曆史的發展規律嗎?尤其是天文學的研究。

西漢時期,天文學上有所謂渾、蓋之爭。關於宇宙的結構,史書早就有天圓地方之說。

西漢初有《周髀算經》提出所謂“天似蓋笠,地法覆槃,天地各中高外下”的蓋天說,另有一種蓋天說則認為“天員如張蓋,地方如棊局”,“天形南高而北下……天之居如倚蓋”並且認為“天旁轉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隨天左轉,故日月實東行,而天牽之以西沒”與此同時,渾天說也已出現,張衡在《渾天儀注》中所說的“天如雞子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天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裏有水,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行。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則半覆地上,半繞地下。而且按陳兄所言地圓天方,我這裏那個問題,陳兄想要如何回答?。

其一,“日之東行循黃道。晝夜中規,牽牛距北極南百一十度,東井距北極南七十度並百八十度。周三徑一,二十八宿周天當五百四十度,今三百六十度,何也?”

其二“春、秋分之日正出在卯,入在酉,而晝漏五十刻。即天蓋轉,夜當倍晝。今夜亦五十刻,何也?”

其三“日入而星見,日出而不見。即鬥下見日六月,不見日六月。北鬥亦當見六月,不見六月。今夜常見,何也?”

其四“以蓋圖視天河,起鬥而東入狼弧間,曲如輪。今視天河直如繩,何也?”

其五,“周天二十八宿,以蓋圖視天,星見者當少,不見者當多。今見與不見等,何出入無冬夏,而兩宿十四星當見,不以日長短故見有多少,何也?”

其六,“天至高也,地至卑也。日托天而旋可謂至高矣。縱人目可奪水與影不可奪也。今從高山上,以水望日,日出水下,影上行,何也?”

其七,“視物,近則大,遠則小。今日與北鬥,近我而小,遠我而大,何也?”

其八“視蓋橑與車輻間,近杠轂即密,益遠益疏。今北極為天杠轂,二十八宿為天橑輻以星度度天,南方次地星間當數倍。今交密,何也?”

八個問題一出,到還真難住了陳觀,當天下午,孫星衍和陳觀的談話內容已經被有心人記了下來,而孫星衍的這八個問題,也取代了關於英國的議論,成了眾翰林學士談論的焦點。

正月初九日,一幫閑來無事的翰林們約定就孫星衍的八個問題在有間酒樓展開一場大討論,而此時經曆四天時間奔波的李塵,於正月初九下午趕到京城,翰林院編修石溫玉遞上了自己的書信,邀請李塵參與這次關於‘八個問題’的討論。

飯後距離有間酒樓關於大討論還有一段時間,為了能夠更好的為這次大討論貢獻自己的力量,李塵已經安排有間酒樓老板周冬,來為這次大討論增添助力,李塵花費數十萬的資產買下了一件印刷廠,邀請了幾位落榜的舉人,希望他們可以把這次盛會記錄下來,然後用紙質的方式初步印刷一萬份交給在京城內賣,好讓真個京城的人士都知道這次關於地圓天方,還是地圓說的大討論,為了全麵的謀劃這次盛會,李塵還特意的邀請到了《地圓論》的發表者王貞儀的丈夫詹枚,以及欽天監的幾位有名的學者,更有隱藏在民間的對於天文學有巨大研究的學者,可以說李塵為了這次真理的大討論所下的功夫不可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