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小議《中》(1 / 2)

盛德避暑山莊 乾隆行宮

乾隆麵色陰沉的坐在龍椅之上,麵色陰晴不定,但是從這一章八旬過後的麵色之上,也看不出現在的乾隆是何表情,殿下站著此次隨扈大學士,軍機大臣,各部堂官,和珅、王傑、董誥、福康安、劉墉、慶桂盡在其列,左都禦史紀曉嵐也赫然在列。

“紀大學士?各位堂官,各位學士均有表奏,為何你這左都禦史對此事不管不顧啊?”乾隆麵色陰沉道。

紀曉嵐自然之道乾隆說的是什麼事情,但是紀曉嵐的性格,便是清靜無為,要不也不會爬上左都禦史的位置,別說他紀曉嵐和李塵沒有什麼太大的交集,就算有些交集,紀曉嵐也不能在這裏為李塵說一句話,能夠瞞著皇上不上書參李塵一本,已經是紀曉嵐給李塵這個額駙的麵子了。

“回皇上,微臣遠在盛德對京城的事情尚未知曉,微臣不知額駙在京城的動靜,示意沒有上書,還請皇上恕微臣失察之罪。”紀曉嵐恭生答道,語氣溫和,和他那肥碩的身軀確實極其般配。

“哦?京城這麼大的事情你左都禦史不知?各部堂官的參李塵的折子都送上來了,你左都禦史的會沒有?我看你是在隱瞞什麼吧?難不成你和這次事件也有關聯?”乾隆問道,紀曉嵐的性格乾隆爺知道之所以這麼說無非是在暗指這些在列的堂官多管閑事而已,看來乾隆此次是不打算處罰李塵了,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私自解決了。

“回皇上,微臣豈敢?想微臣幾十年來魏國盡忠職守,絲毫不敢有絲毫逾越,怎麼做這種有傷風化之事?而且在微臣看來,額駙此舉也不無不妥,年輕人好奇心強自古必然,而且額駙身為六首狀元,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微臣還是能夠理解的。”紀曉嵐聽出乾隆話中之意,當即答道,順水人情做了也不無壞處。

雖說紀曉嵐讀懂了乾隆的心,但是有人不懂,隻聽慶桂高聲道;“奴才以為紀大人所說欠妥,嚴格管理天文秩序,是我大清曆朝曆代的規矩,其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我那些不法分子借助天文的名義,還壞我大清製度,這種亡國之事,無論何人做出來都要深究,豈能因為年輕便逃過不法?這不是放任我大清的命脈不管嗎?”

“亡國?慶桂?你說的過了,至於亡國這麼嚴重嗎?”乾隆那陰沉的表情終於傳出來些許變化,那疑惑的眼神放在慶桂這裏竟然成了好奇,成了無知。

“回皇上,奴才以為凡是危機國家穩定的,事無大小。李塵隨為六首,貴為額駙,然天子犯法於庶民同罪,所以對李塵我們這次絕對不能姑息。”慶桂慷慨激昂道。

“那依你之見呢?李塵一如何處罰呢?”乾隆問道。

“一切皆聽聖裁。”慶桂答道。

慶桂一番話令得乾隆心寒,這些個大臣嘴裏都說著聖裁聖裁,可是到了關鍵時候自己真的能聖裁嗎?就說簡單的這次,若是他們希望聖裁的話,也不會現在這個時候參了李塵一本,雖說乾隆有意偏袒李塵,但是當著這滿朝文武的麵...乾隆又如何不罰?這李塵還真是會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