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丁寧入選國家隊,這個時候,早進入國家隊的劉詩雯已經相當有名了,但這並沒有妨礙兩人的友誼,兩個人住到了一起,見麵的時間比待在父母身邊的時間還長,針對2009年的丹麥公開賽,教練當時讓隊員自由組合,嚐試與不同的隊員配對。當時,丁寧的表現在人才輩出的國家隊裏並不耀眼,但教練發現,當這對姐妹花組合在一起,她們的攻擊力所向披靡。
其實,丁寧當時的心理壓力極大,每天清早起來,她就跑到球館裏練球,劉詩雯經常跑去陪她,劉詩雯說:“其實,你的天賦,我們大家都看得到,隻要你努力,堅持不懈地走下去,你一定能實現你的夢想。”丁寧非常感動,因為她的偶像是張怡寧,她一直夢想能成為像張怡寧那樣偉大的運動員。
丁寧的必殺技是下蹲式發球,但這樣的發球對膝蓋衝擊很大,許多孩子都不堪忍受而放棄,丁寧也一度出現傷病,每次躺在醫院裏,劉詩雯不管多忙,她都會過來陪伴,給她打氣,或者交流心得。
丁寧常對朋友們說,如果不是劉詩雯,也許她早就放棄了打球,她細微的關心是我一直堅持下去的原動力,其實我常在想,真正的在乎並不是那種探索人生意義的深奧談話,有時一條短信、一個祝你成功的祝願更感動人心。
努力不會白費,憑借兩人超強的默契和神乎其神的球技,2009年,丁寧和劉詩雯合作摘得了丹麥、中國公開賽女子組雙人冠軍甚至總決賽女雙冠軍的好成績,她們倆也因此聲名鵲起,漸漸成為國家隊女隊的主力。
忘記所得到的,牢記所付出的
2010年莫斯科世乒賽團體比賽中,丁寧卻遭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滑鐵盧,在決賽中第一個出戰的丁寧不敵馮天薇,導致中國隊最終以1比3不敵新加坡丟掉了冠軍。在頒獎儀式上,姐妹倆都流下了傷心的眼淚。
這讓丁寧很內疚,她一直覺得是自己拖了國家隊的後腿,之後的一段時間裏,丁寧表現得神經質,劉詩雯便經常安慰她說:“比賽哪能沒有挫折,還記得小時候你和我說過的嗎?你說你像釘子,越挫越勇。”
有一次,劉詩雯陪丁寧去孤兒院看望孩子們,並帶了好多禮物給他們,劉詩雯趁機再次給丁寧鼓勁:“你這樣墮落下去不是辦法呀,你看那些孩子拿著禮物多開心,就算他們沒有回報你什麼,你照樣覺得很值。其實打球也是這樣,忘記我們所得到的,牢記所付出的,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正確對待挫折,才能有動力做得更好。”
劉詩雯的話深深打動了丁寧,再次回到國家隊,丁寧已經恢複了樂觀、積極的心態。
事實上,為了進一步挑戰丁寧的心理素質,在賽場上,劉詩雯可從沒給過丁寧任何麵子,以前是如此,現在也是如此,但丁寧並沒有任何不快,她笑著說:“我知道,她是為了我好,強者恒強,我是不會被挫折打倒的,我隻會將挫折作為繼續前進的動力。”
也正是這樣不在乎結果,隻在乎過程的心態,讓丁寧成為第一個通過比賽拿到世乒賽單打資格的女隊員,之後,她過關斬將,順利贏得了屬於她的最高榮譽。
賽後,丁寧曾滿懷深情地說:“為了友誼我可以全力以赴,隻要能得到她們的認同,如果我的成功可以給她們帶來一些啟示,我會毫不猶豫幫助到底的,對我來說,友誼才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分一點時間給朋友,並且彼此提攜,共進共退,丁寧的交友之道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張繼科:像“藏獒”一樣演繹人生
從一個問題少年到現在的中國男乒新的領軍人物,這其中的曲折和艱辛很少有人體會,而我正在努力地為忙碌的生命找個切口,我希望若幹年後,當人們評價我時,會說:“這個人比藏獒還凶猛,比水還柔韌。”
——張繼科
1.2011年,一個製造奇跡的命運之年
2011年,對於張繼科來說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此時,他已經入選國家隊九年,多年的磨煉,把原本叛逆、玩世不恭的張繼科打造成了一個有責任、自信,充滿霸氣的成熟男人。
2011年注定是屬於張繼科的勝利之年,在當年的世乒賽中,張繼科的抽簽並不順利,他的對手既有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皓,世界排名第二的波爾,還有世乒賽單打冠軍王勵勤。起初,並沒有人看好張繼科,但他說:“麵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憑著製勝的信念,狂風驟雨般的打法,他力克難關,一步步走上了最高領獎台。教練劉國梁曾經這樣說:“自從來到鹿特丹後,我一直沒有睡好覺,因為一直有一個最大的對手在跟我們對手抗衡。我一直在擔心著,但我又對他充滿了期待。”
劉國梁期待的沒錯,在對抗中國男乒的頭號對手波爾時,張繼科連贏四局,用十足的霸氣進攻將對手淘汰。波爾賽後親口表示:“輸給張繼科,我心悅誠服。”美國《華盛頓郵報》也讚歎著:“第一次參賽,就這麼瘋狂,全世界也隻有‘藏獒’張繼科能做到。”一個二十三歲的年輕選手,在被開除、下放磨煉和沉澱後,個性迥異的張繼科已經具備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元素,也造就了他今天傳奇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