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論堅持群眾路線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 / 3)

論堅持群眾路線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權威觀點

作者:王偉光

我們黨曆來高度重視並始終堅持群眾路線,正是依靠人民群眾,經過艱辛探索,才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黨實踐群眾路線的偉大成果。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關鍵在於繼續深入貫徹群眾路線,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把群眾路線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相結合,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勁動力。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黨在群眾路線實踐中的偉大創造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近代以來中國波瀾壯闊的曆史和中華民族充滿希望的未來,昭示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可以說,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曆史,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對社會主義進行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探索,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曲折而輝煌的偉大曆程。

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進行了艱辛探索,成功實現了中國曆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製度基礎。在探索過程中,我們黨堅信“依靠民眾則一切困難能夠克服,任何強敵能夠戰勝,離開民眾則將一事無成”,及時總結人民群眾的新鮮經驗,使之係統化、製度化並加以推廣。正是因為我們黨堅持和運用群眾路線,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艱辛探索雖然經曆了嚴重曲折,但取得了獨創性的理論成果和巨大成就,為在新的曆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以鄧小平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緊緊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關鍵問題,堅持群眾路線,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注重從群眾的實踐中汲取智慧,總結人民群眾在實踐中創造的豐富經驗,形成正確的理論和政策,用於指導和推進改革。因此,每一個重大理論的提出,每一項重大政策的出台,都具有充分的實踐依據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我們黨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迫切願望,進行了新的偉大創造,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決策,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明確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以江澤民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國內外形勢十分複雜、世界社會主義遭遇嚴重曲折的嚴峻考驗麵前,把堅持群眾路線內化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強大動力和共同追求,想事情,做工作,都以人民擁護不擁護、讚成不讚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根本的衡量尺度,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保證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航船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破浪前進。我們黨堅持和發展了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捍衛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據新的實踐確立了黨的基本綱領、基本路線,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改革目標和基本框架,確立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製度和分配製度,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麵推向二十一世紀。

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繼續高擎群眾路線的旗幟,堅持人民主體地位,與全國各族人民戮力同心、共同奮鬥,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努力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製度創新,強調堅持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進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成功地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新時期新階段,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把貫徹落實群眾路線與黨和國家的工作實際相結合,高度重視群眾工作,突出人民群眾主體地位,強調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製定了《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係群眾的八項規定》,要求全黨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切實改進文風會風,以優良黨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文風。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加強對權力運行的製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製度的籠子裏,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進行反腐敗鬥爭,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教育引導全黨始終堅持根本宗旨,切實收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不斷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