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群眾路線
經典摘編
我們首先應當確定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曆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曆史”,必須能夠生活。
馬克思、恩格斯:《德意誌意識形態(節選)》(1845年秋—1846年5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8頁
空談和實幹是不可調和的對立麵。
馬克思:《致燕妮·龍格》(1881年4月11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73頁
凡是要把社會組織完全加以改造的地方,群眾自己就一定要參加進去,自己就一定要弄明白這為的是什麼,他們為爭取什麼而去流血犧牲。近50年來的曆史,已經教會了我們認識這一點。但是,為了使群眾明白應該做什麼,還必須進行長期的堅持不懈的工作。
恩格斯:《卡·馬克思一書導言》(1895年2月14日—3月6日),《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4頁
千百萬創造者的智慧卻會創造出一種比最偉大的天才預見還要高明得多的東西。
列寧:《全俄工兵農代表蘇維埃第三次代表大會文獻》(1918年1月下旬),《列寧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1頁
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不是一個黨所能實施的。隻有千百萬人學會親自做這件事的時候,他們才能實施社會主義。
列寧:《俄共(布)第七次(緊急)代表大會文獻》(1918年3月),《列寧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64頁
共產黨員成了官僚主義者。如果說有什麼東西會把我們毀掉的話,那就是這個。
列寧:《致格·雅·索柯裏尼柯夫》(1922年2月22日),《列寧全集》第52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0頁
真正的銅牆鐵壁是什麼?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牆鐵壁,什麼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
毛澤東:《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27日),《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頁
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
毛澤東:《的序言和跋》(1941年3月、4月),《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0頁
群眾觀點是共產黨員革命的出發點與歸宿。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想問題從群眾出發就好辦。
毛澤東:《切實執行十大政策》(1943年10月14日),《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頁
工人階級必須依靠本階級的群眾力量和全體勞動人民的群眾力量,才能實現自己的曆史使命——解放自己,同時解放全體勞動人民。
鄧小平:《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1956年9月16日),《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7頁
中國共產黨員的含意或任務,如果用概括的語言來說,隻有兩句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
鄧小平:《馬列主義要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1956年11月17日),《鄧小平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頁
什麼叫領導?領導就是服務。
鄧小平:《把教育工作認真抓起來》(1985年5月19日),《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頁
真正掌握和實踐了群眾觀點、群眾路線,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實踐曆史唯物主義和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也就從根本上懂得了政治。同群眾保持密切聯係,真正同群眾打成一片,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就會一身正氣,什麼歪風邪氣也刮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