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打穴(1 / 2)

打穴,又叫開墓或是打墳。

對於一個人來說,陽間的房子再大再好,可最多最多也就能住個百來年。陰間的房子則不同,一般來說,一經選定,沒有其他的重大變故的情況之下,就要百年再百年的那麼住下去。

而又是出於‘事死如事生’和陰陽風水對自身和子孫影響的緣故,人們對陰間房宅的選定也是十分講究的。

在我們這個地方,大多數的老人年過六旬,給自己準備壽材的同時,就會親自去選擇一塊墳址。也就是說,他死了之後,子女要將他安葬在這裏。

絕大多數人選定的墳址是在祖墳的其中一塊地上,但也有一部分人因為沒有或是找不到祖墳,抑或者是祖墳按照從高到低、從尊到卑的順序排位置,到他這裏恰巧就沒有位置了,就要新選擇一塊好地方來埋葬。

劉木匠與其他人顯然不同,他雖然沒有六旬,去的時候也不過就五十多歲。但他早早的就給自己準備好了壽材,自然連著墳址也一塊兒選定了。

因此,我和蔣毅峰帶著工具,跟著劉雲峰上山,他直接就帶著我們去了那塊地方。

隻不過,自己選定的墓址並非是指在哪裏,就要埋在哪裏。而是指他選定了其中一片地方,具體要埋在哪個地方,包括頭朝哪裏、腳朝那裏,棺材要怎麼擺放,墓碑朝向哪一邊,都要由懂行的人幫忙確定。

我們村裏懂行的人不多,鄉下人也不會講究一定要專門的風水先生來確定墳址,因此,這種事情一般是由我來代勞的。

隻不過,這一個程序也是有繁有簡。古時候傳下來的一些規矩,在現在已經因為太過繁瑣而不再有人用了。

但對於劉雲峰而言,再繁瑣的程序他也願意接受,隻怕有疏漏的地方。因此,我也順了他的意思,臨上山之前,我還好好的翻閱了一遍我爺爺的那幾本筆記,力求把所有的程序都記得清清楚楚。

我們三個人是天剛亮的時候就已經到了山上,在劉雲峰給我指明那塊地方之後,我先拿著羅盤四處轉了一圈,確定了一下方位。然後在那塊地方上一直轉來轉去,一直到我們三人在山上吃完了午飯,又過了大概半個鍾頭的樣子,我還沒有正式確定好地方。

蔣毅峰是最先等得不耐煩的,他忍不住問了我幾次,到底有沒有選好,我都沒有回答他。直等到下午連劉雲峰都有些等急了,小心翼翼的問我的時候,我才點點頭道:“現在可以確定了。”

並非是我故意要拖時間。

其實從上午直到現在,我除了用羅盤定了一下方位之外,就一直是在附近瞎轉,什麼都沒有幹。我隻是在等,一定要等到這個時間,才能確定最終的位置。

我指著其中的一塊地方,對他們兩個人解釋道:“墳地本身屬陰,如果常年照不到太陽,陰冷陰冷的就是極陰之地,很容易屍變。即便不發生屍變,也會對子孫後代不利。我在這裏等了這麼久,就是要選定一個從上午一直到下午差不多一兩點鍾,就現在這個時間裏,一直都能照到太陽的地方。”我說著,再一次指了指剛剛我選中的地方,對二人說道,“就是這裏了!”

大致的地方我已經確定好了,但現在需要判斷的還有很多。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我們三個人都耗在了山上。

從山川走向,來龍去脈,到五行八卦,相生相克。方方麵麵都考慮到,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選定的這個地方的風水一定要和墓主的生辰八字匹配,否則如果不利於墓主,那就往往會更加難以利於後人。就算地本身的風水再好,對於劉家而言也不是吉地,那選址也就沒有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