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禽畜維生素需要量的因素(1 / 2)

影響禽畜維生素需要量的因素

在飼養及營養的最佳情況下,目前對大部份禽畜的維生素需要量已有深入的研究,像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的動物營養委員會即經常公布這些最少需要量。但是在商業上的禽畜飼養上遭遇到不同環境、疾病的狀況下,飼料中實際維生素的需要量要遠超乎理想的實驗狀況下得到的數值。

在飼養及營養的最佳情況下,目前對大部份禽畜的維生素需要量已有深入的研究,像美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的動物營養委員會即經常公布這些最少需要量。但是在商業上的禽畜飼養上遭遇到不同環境、疾病的狀況下,飼料中實際維生素的需要量要遠超乎理想的實驗狀況下得到的數值。

影響禽畜維生素實際需要量的因素如下:

一、遺 傳

某些禽畜由於遺傳性之關係,對維生素有特別的需要。一位有經驗的營養學專家,必須對不同品種的禽畜提供不同程度的維生素需求量。

二、飼料中熱能含量

禽畜取食量是為了滿足能量的需要,含有高熱能的飼料配方中,必須比低熱能的配方含有較多之維生素。例如:含高量脂肪的配方中就要多加些膽素等有脂肪親和性的因子;含有高量醣類的配方,就需要多加些維生素B。

三、環境因素

1.溫度:溫度高轉變胡蘿卜素為維生素A之效率較差,並且所有維生素之穩定性(尤其B1,泛酸……等)會降低,同時維生素C之合成也遭受破壞。

2.禽畜舍:養在水泥地上或籠子裏的禽畜,由於取食地上微生物機會的減少,體內由微生物合成部份維生素B群之量也少。

四、不同飼料中維生素的有效度

在酵母中的菸鹼酸和純的維生素一樣有效,但在穀物中的菸鹼酸則與其他物質像蛋白質,纖維素等結合,無法被禽畜的消化酵素分解。

1.消化過程中的流失:飼料在經過咀嚼、吞咽、消化、吸收及代謝等過程中,部分維生素的流失或破壞可能影響飼料配方中維生素需要量。

2.寄生 :蛔 、球 及毛細 和其他腸內寄生 都能破壞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和K。

3.細菌:腸內的細菌能吞食維生素,但如添加某些抗生素以對抗細菌,就能減少維生素被破壞的可能性。

4.黴菌:飼料中汙染有大量的黴菌,會增加維生素E及K的需要量。

5.飼料中及消化係統中膠質的吸收:飼料及消化係統中的膠質,像膠質磷酸鹽,骨碳,活性粘土,粘土,膠性磷酸岩,鐵氫化物,鋁氫氧化物等膠質會吸收維生素。

6.化學性破壞:飼料和飲水中的亞硝酸鹽或亞硫酸鹽會破壞某些維生素,像A及B。

7.破壞性酵素:乾草及紫苜蓿中的Carotenas,會破壞B1,Carotene,生的淡水魚中含thiaminase能破壞維生素B。

8.光線的破壞:紫外線和肉眼可感受的光線會破壞維生素。

9.飼料製造過程:飼料製造過程尤其是打粒,會降低維生素在飼料中之力價。